成立于2009年的孚能科技,是国内首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当初科创板上市的时候,还被誉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风头无两。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似前景良好的企业,却连续亏损4年,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孚能科技的两名外籍老板居然先后套现了15亿潇洒离场,把烂摊子留给了广州国资。
消息一出,引来不少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广州国资为什么要接这个“烫手山芋”呢?
今年4月15日,孚能科技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了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该集团股东,而当地政府也顺理成章成为实际控制人。
本以为这一消息就已经够重磅了,直到有消息称,孚能科技的创始人王瑀(加拿大国籍)和Keith D. Kepler(美国人)早在2017就已经利用技术和股权操作累计套现15亿后,更是让一众股民摸不着头脑。
到底是资本太聪明,还是产业的悲哀?想要知道答案,还得从孚能科技的创立开始说起。
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造车新势力蜂拥而上,其中不乏有很多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
2002年,孚能科技的创始人王瑀刚刚在美国硅谷成立了能源公司,而他们公司所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锰系锂离子电池系统,在当时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
后来,江西省有关部门领导在美国考察项目,无意间听说了王瑀创业的故事,以及他的能源公司顿时来了兴趣,经过双方很长一段时间的沟通后,最终才有了2009年王瑀回国创业这件事。
这个博士毕业于里斯本高等理工学院的资深锂离子电池科学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接触车用锂离子电池研发以及产业化,一开始只是担任科学家,后来才独立出来创业。
有了江西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加上孚能科技自身的优渥技术背景以及前沿的技术方向,在孚能科技创立初期就拿到了堪称开挂的剧本,顺利拿到了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以及长城等在内的多家主流企业的订单。
其中,最让人羡慕的莫过于孚能科技靠着三元软包电池技术一举夺得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长达8年的订单,这也意味着,在王瑀的带领下,孚能早已经将业务拓展至全球,而不是将目标集中在国内。
一开始,王瑀和零一名创始人Keith D. Kepler是以技术和专利作价1.75亿,占股7成,至于赣州国资则是出资7500万元,占股3成,不出意外的话,孚能科技会趁着时代的东风扶摇直上,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2011年的时候,孚能科技成功进军电动摩托车行业,还因为给全球豪华电动摩托车企业zero供应动力电池系统而备受瞩目,前途一片大好。
此后4年时间里,孚能科技隐隐有了成为未来业界巨头的趋势,更是在同行羡慕的目光中进入工信部的企业目录,可自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之后,一切都变了......
上市之后,孚能科技并没有因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而业绩大增,反而出现了业绩连年下滑,接连亏损的情况,并且从业绩预告来看,上市四年的时间里,孚能已经亏损了超40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排名出货量和装机量均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动力电池巨头。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也足以表明,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国产动力电池供应商巨头,在2017年和2018年迎来高光之后,其盈利情况早已经不堪重负。
一边是竞争激烈动力电池市场,一边是业绩连续4年亏损,孚能科技逐渐迷失了方向,也成了业内动力电池上市公司之中唯一没有盈利的公司,面对这种情况,Keith D. Kepler和王瑀会怎么办呢?
资料显示,两位创始人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发现苗头不对,并且在当时转让了手中6.4%的股权分别给了其他三家投资机构,因此顺利套现4.8亿。
时间来到2019年后,孚能科技亏损的兆头已经越发明显,Keith D. Kepler和王瑀又一次转让2.4%的股权,获利1.8亿。
最后一次,也就是今年的1月3日,孚能科技当晚宣布两位创始人已经将控制权卖给了广州国资,套现9.72亿!
一方面,是孚能科技连年亏损,可似乎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王瑀和Keith D. Kepler,两人的钱包倒是越来越鼓。
或许对于两人来说,在看到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将控制权交给国资,也是在为公司谋求新的出路,同时,还能让自己大赚一笔,一箭双雕。
很多人或许会疑惑,Keith D. Kepler和王瑀套现没问题,可这种时候广州国资为什么要接下这个“烂摊子”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孚能科技的确存在亏损的情况,但是无法排除其将来通过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行为实现盈利,因此很大程度上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信心。
事实上,孚能科技早就和广州国资有过联系,只是因为价格原因没有谈拢,顺利接手控制权后,有了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孚能科技或许能够更好的完善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从而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现如今,孚能科技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半固态电池技术,但如今除了要应对企业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难题,还要想办法从动力电池行业争先扩产的情况中破局,所以,变动中的孚能科技,似乎只能依靠广州工控这棵大树了,你们说呢?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