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和汽车圈都被小米的一系列大动作惊掉了下巴!雷军卸任小米之家执行董事,小米汽车把“智驾”改成“辅助驾驶”,
再加上之前那起惨烈的SU7爆燃事故,桩桩件件都让网友们炸开了锅。曾经一路开挂的小米,难道这次真的要栽跟头了?
天眼查数据显示,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有了大变动,雷军从执行董事变成了普通董事,公司经营范围还新增了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和美发饰品销售项目。
雷军在小米那可是灵魂人物,说他是小米的“超级IP”一点不为过。以前每次雷军搞发布会,米粉们就跟过年似的,“雷布斯”的大名更是火遍全网。他深度参与小米之家的运营,靠着接地气的风格,把小米打造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带着小米在手机和智能家居领域一路“乘风破浪”。
可为啥雷军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卸任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和小米汽车业务引发的争议脱不了干系。自从小米SU7爆燃事故发生后,雷军一下子从“全民偶像企业家”变成了被质疑的对象。
很多网友吐槽:“以前雷军演讲,那是粉丝见面会,现在出了事,连个正面回应都没有。”其实,雷军这步棋是典型的“战略收缩”。
一方面,他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小米手机和汽车这两大核心业务的战略规划上,尤其是狠抓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毕竟这两块业务可是小米的命根子;另一方面,这也是小米内部的一种危机公关手段,目的是缓解公众对雷军“大权独揽”的质疑。有研究表明,超80%的科技企业在扩张阶段都会面临创始人光环过强的问题,小米这是在主动求变,想要打造一个更依赖团队协作和制度管理的企业模式。
再看看小米汽车宣传体系的变化。把“智驾”改成“辅助驾驶”,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说法,背后的门道可深了。
工信部早就明确规定,车企不能再用“自动驾驶”“智驾”这类模糊词汇,得统一改成“辅助驾驶”或者“组合辅助驾驶”。但小米这次改名,更多是被舆论逼的。
想当初小米汽车刚推出的时候,主打“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雷军更是喊出要颠覆汽车行业的口号,野心勃勃。可SU7爆燃事故一发生,对小米汽车的“科技安全”信任瞬间崩塌。据统计,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的用户信任度暴跌了40%多,负面新闻铺天盖地 。
这次改名,说白了就是小米在给自己“降温”,避免因为过度宣传引发更多安全隐患。同时,小米的营销方式也从以前靠雷军个人IP站台,
转向了更理性、更注重产品本身的团队化运作。这就好比游戏里逆风了,先稳住心态,调整策略再找机会反杀。
最让人痛心的还是小米SU7爆燃事故。2025年3月29日晚上10点44分,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池祁段行驶,事发前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车速116km/h。
因为路段施工,车道被封闭需要改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减速,驾驶员也迅速接管车辆,可最后还是撞上了隔离带水泥桩,碰撞前车速还有97km/h,紧接着车辆起火,车上3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
事故发生后,小米虽然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可到现在关键信息还没披露
。公众的疑问一大堆:为啥碰撞后车马上就起火了?自动报警和灭火装置为啥没启动?
隐藏式电子门锁在断电后是不是就打不开了?有汽车安全专家分析,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只靠摄像头识别路况,在夜间这种复杂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识别失误。而且它的电源系统设计也有争议,一旦断电,车门、车窗这些逃生通道可能就会失效。
更让网友不满的是,遇难者家属发声后,相关言论被删,家属也不再公开露面,这难免让人怀疑有“暗箱操作”。要知道,品牌信任一旦崩塌,再想重建就太难了。有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品牌平均要3 - 5年才能缓过来,小米这次面临的,堪称“史诗级”信任危机。
面对这么严峻的局面,小米该怎么破局呢?雷军退居幕后只是第一步,
关键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整改措施。比如在汽车安全方面,是不是该升级硬件配置?在信息披露上,能不能做到更透明、更及时?对消费者来说,他们要的不是漂亮的广告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
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和汽车市场,小米这次危机也是个转机。
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就看小米接下来能不能痛定思痛,用实际行动赢回消费者的心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