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好运借给别人


老家有句俗语:“好运就像口袋里的暖手炉,捂着才热,递出去就凉了。”

生活里总有人习惯把自己的光分给别人,结果反倒让自己陷入阴霾。

不是说人不该善良,只是有些界限不能模糊——别过度共情他人的难,别强行插手他人的路,更别把他人的看法当圣旨。

这不是冷漠,而是成年人最该有的清醒。


别让过度共情,掏空你的能量


《红楼梦》里有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实过度共情的人,又何尝不是在“算”别人的苦,耗自己的命?邻居张阿姨就是这样,楼下小夫妻吵架她整夜睡不着,亲戚家孩子没考好她比家长还焦虑,就连刷到新闻里的不幸事,都能挂念好几天。

时间久了,她总说自己“浑身没劲儿”,原本顺顺当当的日子,也渐渐拧巴起来。


人就像一块电池,共情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输出电量。

偶尔帮人搭个电没问题,可要是天天给别人当充电宝,自己迟早会关机。

就像古人说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不是倡导冷漠,而是提醒你:先把自己门前的雪扫干净,才有能力帮别人铲路。

那些总把“我太懂你的苦”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把别人的情绪垃圾,一股脑倒进了自己心里。


生活里有太多“热心肠”栽在这上面。

朋友阿玲陪闺蜜失恋,自己跟着哭了半个月,结果闺蜜走出来了,她反倒抑郁了;

同事老周替亲戚操心借钱的事,天天跑前跑后,最后钱没收回来,亲戚还怪他办事不力。

你看,过度共情就像穿别人的鞋走路,走得再久,磨破的还是自己的脚。


别插手他人的因果,那是在抢老天爷的活儿


老家祠堂里刻着一句话:“各有渡口,各有归舟。”

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哪怕是坑,也得自己踩过去才算数。可总有人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非要伸手去拨别人的命运转盘,最后往往把自己也卷进去。


前阵子小区里的事就挺典型。

李大姐见对门小两口总吵架,觉得是女方太任性,天天上门“开导”,教人家怎么管老公、怎么过日子。

结果小两口没和好,反倒一起嫌她多管闲事,最后闹得邻里都尴尬。

就像老话讲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别人的因果里,本就没你的位置。

你以为是帮人,说不定是在打乱人家的修行。


想起《菜根谭》里的话:“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你帮别人做决定的那一刻,其实就把别人的祸福扛到了自己肩上。

亲戚要创业,你非说这行不赚钱,最后人家真亏了,会怪你“乌鸦嘴”;

朋友要分手,你硬劝“凑合过吧”,人家真过不下去了,会恨你“毁了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劫数,该吃的苦躲不掉,该走的弯路省不了,你强行插手,不过是在替别人扛业障。


就像农民种庄稼,该经历风雨就得经历,你天天搭棚挡雨,最后结的果子也是涩的。


别让他人的看法,成了你的紧箍咒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古人早就把这点看透了,可还是有人把别人的三言两语,当成衡量自己的尺子。

同事小吴就是这样,穿件新衣服总问大家“好不好看”,做个决定先打听“别人怎么看”,结果活成了别人眼光里的提线木偶,日子过得越来越累。


想起《论语》里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在乎别人懂不懂自己。

你买套房,有人说地段偏;你换辆车,有人说油耗高;你想丁克,有人说“不正常”;你想创业,有人说“不稳妥”。

要是都听进去,这辈子啥也别干了。


邻居王大爷活得通透,退休后学画画,有人说“一把年纪瞎折腾”,他该画还画;

后来作品参展,有人说“肯定走后门”,他一笑置之。他常说:“舌头长在别人嘴里,日子过在自己手里。”

就像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总盯着别人的眼神,最后只会磨出血泡。


生活里的好运,就像手里的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快。

别总把精力耗在别人身上——少替别人操心,多为自己打算;

少听别人议论,多信自己的判断。

毕竟,你的福气,要靠自己护着;你的日子,得自己说了算。


就像老祖宗说的:“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各有各的修行。”守好自己的本分,护好自己的初心,好运自然会不请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美文   好运   日子   亲戚   小两口   菜根谭   因果   操心   自来   老家   各人自扫门前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