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为什么还会蛀牙?原来很多人刷牙都是在“无效清洁”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每天认真刷牙后,看牙医却依然说牙齿清洁不到位?很多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困扰,其中部分根源就在于日复一日的“无效清洁”。9月20日“全国爱牙日”之际,飞利浦发起一项价值千万的捐赠行动,旨在帮助更多人走出这一误区。


口腔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亟需重视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民众普遍存在口腔问题,从影响颜值的牙黄牙渍,到常见的口腔异味、牙龈出血,再到让人疼痛难忍的蛀牙、牙周疾病,这些问题正悄悄侵蚀着大众健康。

很多人以为“牙疼不是病”,却不知道口腔是全身健康的“门户”。口腔内的细菌若长期堆积,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消化系统,甚至诱发全身性炎症。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元凶”,正是日常清洁不到位的牙菌斑。

尽管大多数人坚持每天刷牙,但手动刷牙方式存在明显局限:容易陷入“要么清洁不到位,要么过度用力损伤牙龈”的两难境地。尤其是牙缝、牙龈沟等隐蔽角落,常常成为牙菌斑滋生的“重灾区”,悄然埋下口腔隐患。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口腔护理的需求早已超越基础清洁。无论是追求牙齿亮白的颜值群体,还是易出血、敏感需护龈的用户,都迫切希望获得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护理方案。


年轻人最常陷入的3大口腔护理误区


尽管口腔健康意识逐步提升,但误区依然广泛存在——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关注口腔健康,却常因认知偏差和方法错误,反而让口腔频频“亮红灯”。这也正是飞利浦此次格外关注并聚焦大学生群体的原因之一。

来看看这三个常见误区,你中了几个?

误区1:刷牙越用力,牙齿越干净

不少年轻人刷牙时习惯“猛发力”,觉得力度越大清洁越彻底。但实际上,手动牙刷的刷毛若长期用力摩擦牙面,会磨损牙釉质,导致牙齿敏感;同时,手动刷牙难以控制角度,牙缝、后槽牙等难刷部位仍会残留牙菌斑,长期下来易引发蛀牙和牙周炎。

真正的洁净,不应以损伤为代价。事实上,靠大力横刷不仅难以清洁彻底,还可能伤及牙釉质和牙龈。而现代口腔科技的意义,正是将“精准清洁”取代“盲目发力”。

误区2:牙不疼就没事,无需护理

“没感觉就是没问题”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直到牙龈出血、牙疼难忍才去看医生,此时往往已发展成中度牙周炎。事实上,牙龈敏感、口气持久不清新,都是口腔发出的“求救信号”,比如牙敏人群吃冷热食物时牙齿发酸,可能是牙釉质受损;频繁口臭则可能是牙缝食物残渣发酵所致。

真正的健康在于预防,而非事后补救。预防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的日常护理前置化、常态化。

误区3:电动牙刷都差不多,随便选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电动牙刷,不少年轻人倾向于选择低价款式,结果却发现清洁效果并不理想,“用了就像没用一样”。事实上,电动牙刷之间的体验和效果差距显著,其核心差异正体现在科技含量与口腔适配性上——例如振频是否稳定护龈、刷头设计能否无缝贴合牙面、能否根据不同口腔状态智能调节模式等。而真正专业的口腔护理工具,离不开扎实的临床验证与持续的技术积累。

在2025年“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全国爱牙日即将到来之际,9月19日,飞利浦Sonicare通过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10余所高校捐赠总价值超1000万元的电动牙刷,共约5.3万支声波电动牙刷。

飞利浦此次捐赠不仅是一次爱牙日的响应,更是其对“预防优于治疗”理念的深度践行——在年轻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提前植入科学护理意识,真正实现口腔健康“关口前移”。

针对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口腔清洁难题,飞利浦Sonicare声波洁牙科技,提供了多元的解决方案和专业产品,钻石3系、7系Pro、9系及AI刷,搭配不同功能的刷头,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基础清洁、牙龈护理、牙齿美白和智能定制需求,分别去除多达5-20倍牙菌斑,与冲牙器配套使用更可实现从刷牙到牙缝冲洗的全流程专业护理。轻便小巧的设计更便于随身携带,即便是旅途出游,也能随时随地清洁口腔健康,保持清爽自信好状态。


来源:健康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养生   蛀牙   清洁   口腔   牙龈   健康   飞利浦   误区   牙齿   牙缝   釉质   年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