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神化”到“再出发”!红太阳光芒万丈,他还在人民中间

一颗星辰陨落。转眼,他的思想光芒已穿透近半个世纪,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流淌。明年是毛主席逝世50周年,回望近半个世纪的“江湖庙堂”,对这位历史巨人的认知,像一条蜿蜒的长河——官方从“非神化”到“再定位”,民间从狂热到理性再到深情追忆,每一次潮起潮落都藏着时代的密码。

“非神化”背后:打破金身重塑真实

1976年后,中国面临一个难题:如何评价毛泽东?邓小平一句“功绩第一,错误第二”,既否定了“神化”,也拒绝了“全盘否定”。官方文件里,毛主席从“永远正确”的领袖变成“有血有肉”的探索者,毛泽东思想被剥离个人崇拜色彩,回归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他的思想仍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老人家担心“赫鲁晓夫”最终没敢露头。

这种转变像一把手术刀,既剔除了历史包袱,又缝合了改革共识。而在老百姓中间,他们心里有一杆秤:“毛主席带我们站起来,错也是自家人的错。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世人就会犯错误!”老工人曾感慨:“他像家里的长辈,打过你,但你不能说他没爱过你。”人们处于公心的理解,让这位历史伟人在人民的心目中更加亲切!

民间:从“红宝书”到“毛家菜系”

庙堂之上讲理论,江湖之下谈生活。80年代,毛主席喜欢的中山服在衣柜里褪色,但毛主席像章、《毛主席选集》却成了收藏界的硬通货,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故居以及毛主席走过的地方被人追捧。90年代,韶山冲的“毛家菜”曾火遍全国,游客边吃边聊:“这是主席爱吃的菜,品赏起来亲切。”

到了网络时代,“东方红”成为年轻人的表情包,“为人民服务”的语录被亿人转发。《跟毛主席学兵法》《跟毛主席学战略》《跟毛主席学管理》的专栏如同雨后春竹,人们每逢大事都要用毛泽东思想来佐证。有人戏称:“毛爷爷是流量密码,更是精神刚需。”

水晶棺里的启示:与未来的对话

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有人提出毛主席在纪念堂的雕像,甚至包括毛主席纪念堂“也不合时宜”,提出拆毁,但遭到群众的坚决抵制,现在在开放式人流如潮。媒体报道,在联合国的辩论中有人翻出《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成为许多组织和个人的偶像。今年“5·1”,重新油画的毛主席画像正宗的挂在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在水晶棺中的遗体依旧面色红润,仿佛只是沉睡。这具“活化石”不仅是技术奇迹,更是政治隐喻:他的肉身可以定格,思想却必须流动。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永远是法宝。”有关领导同志和理论界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评价。脱贫攻坚、抗疫和台海斗争中的“人民战争”打法,何尝不是这种基因的延续?许多基层干部坦言:“学毛选不是背教条,是学怎么和老百姓一条心。”

避坑指南:“两个不能否定”找平衡

近50年来,评价毛泽东的“坑”不少:要么捧上神坛,要么踩入泥潭。但历史的辩证法早已给出答案,“不能因伟大而拒绝反思,也不能因错误而否定伟大。”今天的中国,既需要从“大跃进”中汲取教训,也要从“两弹一星”里找回骨气。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毛主席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的对错,都是中国人自己的路标。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结语:明年,当纪念的钟声再次敲响,或许该用主席自己的话收尾:“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五十年沧海桑田,庙堂与江湖的共识早已清晰:毛泽东不是神,但那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仍是中国人血脉火种。“人民万岁”——这声呐喊,穿越时空,依旧滚烫。君以为呢?

“老军观”,军事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以30多年媒体编审经验讲述新史记。所有文章坚持原创,主要聚焦军队统帅人物和事件,主推 《跟朱德学修身》等栏目频道,从周一至周五交替轮值党史军史文章和国际时评。按照平台规则,只有您加关注之后才能义务推送!相信专业的视角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更新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天安门城楼   红宝书   赫鲁晓夫   红太阳   光芒万丈   庙堂   历史   纪念堂   毛泽东思想   错误   年代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