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总得掂量自家利益,这几年跟俄罗斯和中国打交道,越来越务实。2025年10月,美国那边特朗普又开始施压,说要用关税逼印度别买俄罗斯石油,结果印度不但没停,还买得更多。这事儿闹得挺大,特朗普公开讲莫迪跟他保证过,以后一滴俄油都不买,可印度官方很快就出来澄清,说没这回事。印度能源政策向来以消费者利益为主,油价稳了,供应足了,才是关键。俄罗斯石油便宜,印度进口量从2022年乌克兰冲突后就一路上涨,到2025年前九个月,已经占俄罗斯总出口的40%。
10月份,印度每天进口俄油达到190万桶,比上个月涨了20%,这数据来自商品追踪机构。印度炼油厂赚了不少,因为俄油比国际价低不少,每年省下几十亿美元。特朗普想用关税卡脖子,8月份对印度部分商品加了25%到50%的税,理由是印度关税高、贸易顺差大,还继续买俄油。可印度算盘打得精,反正税已经加了,不如多买点便宜油,先把能源成本压住。印度石油公司采购员们看数据,俄乌拉尔原油折扣大,相比布伦特原油,每桶能省钱。印度政府没直接怼特朗普,但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强调,能源进口多样化,包括从美国买油,但俄罗斯仍是主要来源。
特朗普10月16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莫迪亲自向他保证,印度会停止买俄油。这话一出,国际油价小幅波动,大家都盯着印度反应。印度外交部次日发声明,没提保证的事,只说印度一直多元化进口油气,确保价格稳定和供应安全。印度官员私下表示,特朗普的说法可能有误解,印度没承诺完全停买。实际数据摆在那,10月印度俄油进口不降反升,炼油企业继续下单。印度成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之一,仅次于中国。
2025年头九个月,印度买了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四成,这让美国不舒服,因为俄罗斯靠卖油维持经济。特朗普想切断俄罗斯资金来源,但印度有自己的考量。印度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能源,俄油占印度进口原油的近四成。要是突然停买,得找其他来源,价格肯定涨,通胀压力大。印度智库分析,短期内替换俄油不现实,得几年时间调整供应链。印度还跟俄罗斯签了长期合同,2026到2028年每天200万桶,价格比市场低3到4美元。这合同在莫斯科签的,印度代表跟俄方握手后,文件就生效了。
除了石油,稀土这块也牵扯中美印三方。中国控制全球九成重稀土磁体生产,印度制造业离不开这些东西。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要求进口国提供保证,不把材料转给美国。印度工业部门回应快,10月8日左右,向中国提交端用户证书,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材料和永磁体,只用于国内,不会以任何形式出口到美国。印度企业得填表格,写清工厂地址、生产线用途、产品序列号。
中国要是查出违规,企业进黑名单,三年不能从中国买货。印度进口稀土九成来自中国,2024到2025财年,总量870吨,价值30多亿卢比。这些磁体用在电动汽车电机、5G基站滤波器、风力发电机上。印度推电动化,2026年目标产能三成靠这些材料。要是中国断供,印度制造业脊梁就断了。印度战略圈有人说,美国不卖F-35能忍,但稀土断了不行。这承诺是印度工业联盟协调的,他们发模板给会员企业,海关清关时必须交证明。
中国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中美贸易紧张,中国想用稀土当杠杆。4月,中国对七种稀土元素加出口限制,反击特朗普关税。10月,又扩大管制,包括加工技术和回收设备。中国稀土出口需要许可证,还禁中国企业跟外国合作未经批准。印度得给书面保证,证明材料不流向美国。这事儿影响印度EV制造商、再生能源和国防。重稀土磁体短缺,印度电动车、公交和卡车生产受阻。轻稀土磁体中国9月后恢复供应,但重稀土还卡着。印度政府跟中国谈,继续沟通,确保供应。外交部确认,正在跟中国讨论稀土供应问题。
莫迪政府在这些事上,体现战略自主。以前印度积极参与美印太战略,四方对话常掺和。2019到2024年,美印防务贸易从180亿涨到250亿美元。可2025年特朗普美国优先,视印度为工具,对抗中国。8月,美国要印度农产品关税从39%降到15%,取消乳制品、核桃等300多种进口限,威胁买俄油关税升到70%。印度没服软,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要对美国摩托车、杏仁、苹果等40亿美元商品加报复税。印度官员准备文件,在日内瓦递交。印度还加强跟俄罗斯工业合作,扩大投资。10月21日,报道说印度不顾美国压力,继续增加俄油进口,深化俄印关系。
印中关系也复杂。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大,2024年1010亿美元。手机、原料药六成关键中间品从中国来。边境有摩擦,但经济依赖强。中国稀土管制,让印度警醒,得发展自家资源。印度有690万吨稀土储量,全球第五,但生产不到1%。政府推国家关键矿产使命,2025启动,加大勘探、开采、加工。印度想成中国替代,但需时间。专家说,印度得投资公共私营领域,建供应链。短期靠中国,长期多元化,从拉美、东南亚找来源。
特朗普施压,印度没完全让步。10月20日,报道说特朗普挤压印度,会把俄油推向影子市场。印度买俄油用卢比结算,避美元系统。俄罗斯油轮从黑海出发,到印度港口。印度炼油后,产品出口全球,包括欧洲。这绕过制裁,但美国不满意。特朗普还压中国减买俄油,但中国进口9月涨4.3%。印度处在大国博弈中,是砝码也是变量。莫迪选择基于现实,亲近中俄,疏远美国部分政策,赢自主名声。但风险在,半导体设备靠美国,EDA软件、极紫外光源要是禁,印度28纳米芯片厂就停。中国若调整稀土出口,印度制造业伤。印度稀土加工、石油炼化、精密机床落后,得5到8年建替代生态。中俄技术转移需时间,大国关系变数大。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