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夏天,北京的空气里还带着几分暑气,高考放榜的日子到了。
贺龙的独子贺鹏飞,满怀希望去查成绩,却发现自己没考上清华大学机械系,就差那么几分。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失落的,他回到家,犹豫再三,还是找到父亲贺龙,想看看能不能靠老爸的关系走个后门。
贺龙听完儿子的话,琢磨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行,我去学校找个人。”
贺龙1896年出生在湖南桑植县的一个穷乡僻壤,家里条件差,小时候只念了几年私塾就得下地干活。可他骨子里不服输,年轻时就敢跟不公平的事儿硬扛,外号“两把菜刀闹革命”,听着就带劲。
1914年,他加入中华革命党,开始搞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到了1927年,他干了件大事——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这次起义可是共产党独立搞武装斗争的起点,从那以后,贺龙的名字就跟革命绑在一起了。
他在湘西、洪湖一带带着队伍打游击,开辟根据地,长征时又领着红二方面军走了万里路,军事本事没得说。抗日战争期间,他带着八路军120师,跟日本鬼子干了好几仗。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了中央军委副主席,管着国防建设,一直推崇自力更生。
他这人有个特点,正直得很,从不拿公家的东西给自己谋好处,对家里人也要求严,尤其是教育子女,讲究自立自强。这性格,后来在1963年那事儿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贺龙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地位高,责任也大。他一辈子都在战场和岗位上忙活,直到1969年去世。他留下的名声,除了打仗厉害,就是做人硬气。这点,贺鹏飞从小就看在眼里,也受了不少影响。
1963年高考,对贺鹏飞来说是个坎儿。他从小在贺龙的教导下读书挺用功,目标就是清华大学机械系。成绩出来那天,他跑去学校查榜,结果发现自己落榜了,就差几分没上线。这打击不小,他回家后憋了好几天,终于忍不住找贺龙帮忙。
贺鹏飞找到父亲,直截了当说自己没考上清华,想让贺龙想想办法,毕竟老爸是元帅,认识的人多,影响力大。贺龙听完没急着表态,琢磨了一会儿,才说:“行,你等着,我去学校找个人。”这话听着挺有戏,贺鹏飞估计心里还挺高兴,以为自己能走个捷径。
可贺龙这人,从来不搞特殊化。他还真去了清华大学,不过不是找人开后门,而是去问了问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复读的事宜。回来后,他没带啥好消息,而是跟贺鹏飞说:“差几分就差几分,没考上就再考一次,靠自己本事进去,别指望我给你弄啥名额。”
贺鹏飞听了老爸的话,回去埋头苦干。1964年,他再考了一次,这次成绩够硬,顺利进了清华大学机械系。
贺鹏飞进了清华大学机械系,学得很扎实。1965年,他入了党,是个挺积极的年轻人。不过,1966年后的日子不好过,因为贺龙受到政治牵连,贺鹏飞也跟着受了影响。
有一段时间,他被拘押,还改了名字,在天津到上海的货运船上干活。后来他生病了,没人管,幸亏陈毅帮忙说话,才送去医院。
他大学毕业被分到甘肃武都一个汽车修配厂当工人。那地方条件苦,可他没抱怨,踏实干活。1974年,他被调到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当副科长,干的是外贸业务。
他挺认真,审核合同、谈生意都一丝不苟,维护国家利益。1977年,他进了军队,在总参装备部当参谋,后来一步步升到副处长、处长、部长。
1992年,他调去海军当副司令员,管装备建设。这活儿不轻,他制定了海军装备的“八五”“九五”计划,推动了不少现代化项目。
他带队搞了中国海军第一次访美,挺长脸的一件事。还有人说,他参与了“瓦良格”号航母的引进,后来成了中国第一艘航母的基础。
1998年,他老家湖南发大水,他捐了300多万的物资,还协调专机运过去,干得挺实在。
参考资料
贺龙大事年表 (1973年――1982年)--专题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