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球半导体市场,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芯片涨价潮!
事情的导火索还要从今年四月说起!存储芯片巨头闪迪打响了“芯片涨价浪潮”的第一枪,一纸涨价通告,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
紧接着9月份,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更为猛烈的涨价潮已席卷全行业。不止闪迪,包括美光、三星、SK海力士等在内的国际巨头纷纷宣布产品价格上调10%至30%,甚至罕见地按下“暂停键”,停止报价以重新评估市场。
当然,这还没完,涨价潮的影响不仅限于存储芯片!就在昨天,台积电也传来了消息,2nm制程的价格和上一代3nm相比,上调50%!这是什么概念?据供应商估算,台积电2nm制程代工的旗舰芯的单价可能要上探至280美元!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涨价潮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芯片厂商会集体涨价,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显而易见了,这轮涨价的底层逻辑,是AI算力需求对传统供应链的猛烈冲击。AI服务器的爆发式增长,对存储器的带宽、容量和延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直接点燃了DDR5内存和HBM(高带宽内存)市场的繁荣。
与此同时,一个关键变化悄然发生,国际巨头们为了将产能转向利润更丰厚的先进制程产品,不得不大幅削减旧制程产品如DDR4等的供应。然而,消费电子、网通等庞大的存量市场依然对DDR4有着强劲而稳定的需求。这种“新旧”需求的叠加与错配,使得DDR4市场出现了近十年罕见的“供不应求”,价格一飞冲天。
而在产业链上游部分,台积电先进制程的涨价,则吸引了苹果这个大客户,预订了过半的份额。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产能垄断”了,这会进一步加剧高通、联发科等竞争对手的供应紧张局面,并且拉大其在芯片性能上的差距。不夸张的说,半导体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技术领先者的壁垒越来越高,后来者的追赶成本正变得无比巨大。
但危机也有“机”,恰恰是这种全球性的供需紧张与技术迭代的特殊时期,为中国的存储芯片产业撕开了一道难得的战略缝隙。当国外巨头的产能重心转向最前沿、利润最丰厚的领域时,那些仍然庞大但利润相对较薄的“成熟市场”就出现了供给空缺。这对于已经在此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国厂商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切入机会。
不止存储芯片领域,自中美芯片博弈开启后,中国就确定了“两步走”策略,在成熟芯片领域站稳脚跟,本就是中国芯片产业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不管别人在先进芯片领域打得多么火热,咱们的目标并不会变!
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国产厂商能否真正把握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就要拼技术实力、产品良品率和服务质量了!但只要我们能够实现成熟芯片的自给自足,未来的路也会好走很多!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