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售千份!喜茶用牛肝菌做冰淇淋卖爆了,广深人排队疯抢

最近刷社交平台,不少人被喜茶的新品整得一愣一愣的:“牛肝菌做冰淇淋?这是奶茶店飘出了中餐厅的味儿?”

可吐槽归吐槽,这款叫“米其牛肝菌喜拉朵”的玩意儿,9月13号刚在广深LAB店上架,首日就卖了近1000份。

有人跨城打卡,有人边吃边拍,连一开始喊“黑暗料理”的网友,尝完都忍不住说“真香”。

这事儿看着离谱,其实藏着喜茶这几年的核心玩法:早不是在调奶茶了,分明是用做菜的思路折腾饮品。

1、

先得说这新品有多“不务正业”,灵感直接扒了美食综艺《一饭封神》里香港大厨黎子安的菌菇料理,喜茶干脆把大厨本人拉来联名,等于给这杯“菌子奶茶”盖了“专业认证”戳。

懂点烹饪的人一尝就明白,这不是随便撒点菌子碎凑数,核心是那口牛肝菌白酱,这玩意儿在西餐里是提鲜神器,一般都用来配牛排意面,喜茶直接拿来当茶饮基底,还加了非遗松茸酱油补鲜。

再用娟姗牛乳和云南碎银子普洱打底,做成意式冰淇淋“喜拉朵”,顶部撒点西班牙甜椒粉增香。

整个口感跟拆盲盒似的:入口是奶香,接着菌子的鲜味儿慢慢冒出来,最后还有茶香回甘,甜椒粉带点淡淡的烟熏味,完全打破了“冰淇淋只能是甜口”的惯性认知。

同步出的还有含酒精的特调款,活脱脱把一杯饮料做成了“可以喝的小菜”。

2、

其实这不是喜茶第一次“跨界做菜”,但这次敢用牛肝菌这种“硬核食材”,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关键在于它没走猎奇路线,而是真的套用了做菜的“君臣佐使”逻辑——牛肝菌白酱是“主角”定调,松茸酱油是“配角”提香,普洱茶基底负责平衡口感,每种原料都有明确的功能,跟以前调奶茶只拼茶底、甜度的老套路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波操作能火,本质是踩中了年轻人的消费变化,以前喝奶茶图个甜爽解渴,现在大家更在意新鲜感和层次感,就像吃饭不再满足于吃饱,得讲究食材搭配和风味层次。

喜茶刚好摸准了这个点,不再盯着水果、芝士这些传统茶饮原料,转头从餐桌食材里挖灵感。

而且它的营销也特懂做菜的套路,就像餐厅会强调不时不食,喜茶选在云南菌子最鲜的季节推这款新品,既保证了口感,又自带时令限定的稀缺性。

加上只在广深LAB店卖一个月,联名大厨自带流量,等于把“稀缺性+专业背书+话题性”全拉满了,难怪有人愿意排队一小时打卡。

3、

有人可能会问:菌子这东西季节性强、成本不低,这么折腾不怕亏吗?这恰恰是做菜思路的高明之处。

餐饮行业早就有用特色食材造爆品”的玩法,比如秋天的大闸蟹、冬天的腊味,都是靠时令食材制造记忆点。

喜茶把这套逻辑搬过来,用牛肝菌这种非茶饮常规食材建立差异化,反而能在同质化严重的茶饮市场里杀出重围。

更核心的是,这波操作帮喜茶跳出了低价内卷的泥潭,现在不少品牌还在拼9.9元奶茶、加料自由,喜茶直接把赛道换成了风味创新。

从之前的油柑、黄皮这些小众水果,到现在的牛肝菌、松茸酱油,本质上都是把做菜的食材逻辑、调味逻辑嫁接到茶饮里,让奶茶从解渴饮料升级成可品尝的风味体验。

现场试喝的网友说得实在:“刚开始觉得奇怪,喝了发现是把食材的鲜味儿融到一块儿了,跟吃了道精致小菜似的。”

这种反常识的创新,恰恰是喜茶能反复出爆款的原因,它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喝的不是奶茶,是没体验过的新鲜感。

现在这款牛肝菌新品还在限定发售,网上催着全国上架的声音已经不少了。

喜茶这波“用做菜的思路做奶茶”,不光卖爆了产品,更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茶饮的边界早就被打破了,想留住消费者,得先把自己从奶茶店的标签里解放出来,多往中餐厅的后厨逛逛。

说不定再过阵子,我们真能在喜茶菜单上看到更多“餐饮同款”——毕竟连牛肝菌都能做成冰淇淋,还有什么食材是茶饮界不能折腾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美食   首日   冰淇淋   奶茶   大厨   逻辑   酱油   口感   甜椒   风味   基底   时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