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亏虚,腹泻老缠身?一个中成药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调理久泻

早上六点,老刘刚端起热粥,肚子又“咕噜”一响,连忙跑向卫生间。这样的清稀便、晨起急、稍受凉就加重,他已反复了大半年。做过多次检查,大病没有,可日子总被“来回跑”打乱——饭吃不香,出门担心找不到厕所,心情也跟着低落。门诊辨证后提示:属于“脾肾阳虚型”的功能性腹泻,与西医所说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相近。


从中医的视角而言,脾之职能在于运化,肾则主司温煦。阳不达、气化弱,水谷运化乏力、固摄失职,便易滑泄,久则更伤阳;寒凉刺激、情绪波动、作息紊乱,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稻草”。从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IBS - D(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多与肠道动力和感觉的异常、屏障与菌群的失衡以及脑 - 肠轴应激存在关联。两套语言,指向同一件事:肠道“稳态”被打乱。



调理这类久泻,思路并不神秘:一要温阳护中,给脾胃“添把火”;二要固摄涩肠,让大便“收得住”;三要生活配合,少劳少寒,情绪放松,规律作息。饮食以温软少量多餐为主,避免生冷辛辣与暴饮暴食;天凉时注意腰腹与足部保暖;适当运动,如步行、八段锦、呼吸放松操,循序渐进即可。


在明确辨证为“脾肾阳虚型 IBS-D 或慢性腹泻”时,医生常会在规范管理方案中,选择具有“温补与固涩并用”特点的中成药作为一环。此处可以介绍一款临床常用的选择——参倍固肠胶囊


参倍固肠胶囊,配方承袭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经典“固肠丸”,历久淬炼,在固肠止泻等功效上表现尤为突出。在古方思想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创新制成,使药材质量更可控、剂型更便捷,兼顾传统经验与当代用药便利。


其组方涵盖五倍子、肉豆蔻、诃子肉、茯苓、鹿角霜、红参等药材。此方匠心独运:五倍子、诃子肉借“涩”力固肠止泻;红参、鹿角霜温补,激发脾肾阳气;茯苓合肉豆蔻,渗湿健脾、温中行气并行。整体呈现“补中有涩、涩中寓补”的配伍特点,既不一味收敛、也不单纯温补,旨在稳住久泻同时扶正中气。


适用人群多有畏寒肢冷、便溏或晨泻、腰膝酸软、神疲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脾肾阳虚”之征者,常被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慢性腹泻的综合管理。临床配合饮食干预、规律作息与情绪管理,整体疗效较为理想。该药已纳入医保,有利于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地完成疗程。


用药时仍有几件事需要记牢:第一,辨证对路很重要,应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与如何搭配;第二,疗程与剂量因人而异,切忌自行加减或“见好就停”;第三,现代方案往往是综合的,可与解痉、微生态制剂、止泻药、心理行为疗法等协同,目标是更稳定、更可持续的缓解。


安全方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如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或正在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抗凝、降压、降糖、精神科用药等),请先咨询医生再服用,留意个体不适反应。若身体有任何不适持续未缓,或出现新的状况变化,只需及时复诊并依情况调整方案,无需过度紧张焦虑。


为了让“肠道稳态”更快回归,日常还可以这样配合:

• 饮食:温软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减少冷饮、生食与油腻甜食;适量优质蛋白(如鱼、蛋、豆制品)。

• 作息:尽量固定入睡与起床时间,规律排便训练(每天固定时段安静如厕,即便没有强烈便意也坐 5–10 分钟)。

• 运动:餐后缓行、轻度核心力量训练,逐渐增加,但避免大汗淋漓与寒风直吹。

• 情绪:练习腹式呼吸或正念放松,给肠道从容的节奏。


久泻并非“治不好”,关键在于找准类型、坚持综合管理,以及给身体一点时间。若你正面临和老刘类似的难题,不妨先调整饮食作息,再经医生专业评估,酌情采用含参倍固肠胶囊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稳一稳脾肾之阳,收一收肠中之滑,很多不便,都会一点点回到日常的秩序里。

本文所引证据均检索自公开可获得的学术文献与数据库。作者与任何企业或经济相关方不存在利益关联,观点保持独立、客观与中立。内容供医疗专业人士学习参考。实际诊疗请以最新权威指南/共识为依据,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作出个体化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养生   中成药   肠道   医生   综合征   肉豆蔻   情绪   红参   饮食   胶囊   稳态   鹿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