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又要降息了吗?中国市场会不会获得青睐?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美联储又要降息了吗?美联储议息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正式召开,其受关注度可想而知。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市场将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否会释放未来进一步宽松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四周,这导致多项关键经济数据无法及时公布,美联储政策会议陷入信息迷雾。目前政策制定者对 “哪些风险应该优先关注” 存在分歧,而数据缺位无疑使这一局面雪上加霜。

美联储降息的直接效应是推动全球资金重新配置。当美国基准利率下调,美元资产吸引力相对下降,部分国际资本会寻求更高收益的替代市场。那么美联储降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首先,美联储降息,部分资金会流入中国股市。美联储降息意味着美国银行利率下调,一些投资者会把钱取出来,寻找新的投资标的。当前,中国股市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价值洼地”:截至2024年三季度,沪深300指数市盈率(PE)仅为12倍,远低于标普500的25倍;同时,中国宏观经济企稳信号显现,政策层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历史数据已印证这一趋势——目前美股被高估了,A股被低估了。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后,外资净流入A股达46亿美元,创下近10个月新高。若本次降息落地,且鲍威尔释放“渐进式宽松”信号,全球资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需注意的是,外资流入并非“普涨”推手,而是更倾向于布局消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且基本面稳健的板块,这将推动A股结构性分化,优质龙头企业的估值修复空间更大。

此外,美联储降息为中国央行提供了更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8月、9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为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亟需通过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消费与投资。然而,此前中美利差倒挂(中国利率低于美国)导致部分资金外流,制约了国内降息幅度。若美联储持续降息,中美利差将逐步收窄,甚至可能逆转。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美国不降息,我国也不敢降,否则中美利差就太大,钱就会跑去美国。这将大幅减少资金外流压力,为中国央行“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对企业而言,降息的传导效应显著:贷款成本下降将直接减轻企业财务负担,尤其是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等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利好其扩大生产、技术升级与研发投入。对居民而言,房贷利率下调(如5年期以上LPR跟进下降)将减少购房成本,刺激合理住房需求,同时存款利率下行或推动部分资金从储蓄转向消费或权益类资产,形成“降息-消费/投资-经济回暖”的正向循环。

美联储降息周期往往伴随全球流动性宽松,但此次背景更为复杂: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缺失、政策分歧加剧,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债务风险,市场对“硬着陆”的担忧仍未消散。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相对稳定性成为外资的重要考量。

一方面,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为外资提供了长期配置价值;另一方面,中国政策工具箱充足,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能够有效对冲外部冲击。

尽管美联储降息对中国构成利好,但需警惕短期市场波动。从历次美联储降息看,中国股市并不是能立马上涨,也可能下跌。降息初期股市可能因“预期兑现”或资金获利回吐而调整,例如2019年美联储降息后,A股曾因贸易摩擦升级与经济数据波动出现回调。此外,外资流入节奏受全球风险偏好、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难以形成单边趋势。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涨跌,不如立足中长期视角因为短期看,股市受市场提前消化预期,国内外环境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难以预料。但是从中长期看,当美国进入降息周期,世界各国都能长舒一口气了,全球资金会逐渐流动起来,会有一部分流向中国。

所以,与其盯着大洋彼岸焦虑,不如管好手里的钱 —— 该存钱存钱,该干活干活,这才是真的 “抗风险”。因为,降息周期既是优化资产配置的时机,也是理性消费、提升生活品质的契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财经   中国市场   青睐   中国   美国   资金   外资   全球   股市   中美   鲍威尔   政策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