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回到故乡韶山,故地重游的他看到上屋场旧居里毛泽覃的遗像,不由感慨道:“这是我的泽覃小弟,他的胆量比我还大哩!”
而在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想到毛泽覃的他潸然泪下:“如果泽覃还在,我们毛家可能会出个将军!”
毛主席这话毫不夸张,如果毛泽覃此时还活着,至少也是个中将,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说毛泽覃能成为中将可不是因为他是毛主席的弟弟,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有着出色的能力。那么毛泽覃究竟有何长处,能够让毛主席如此看重呢?
毛泽覃出生于1905年,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儿子,毛主席和毛泽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弟”。俗话说长兄如父,毛泽覃也是在毛主席的引领下成长的。尤其是毛泽覃1918年到长沙学习后,他的监护人正是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毛泽覃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于1922年正式入党,当年就成功领导了水口山工人罢工。1925年,毛泽覃随兄长回韶山建立党支部,搞农民运动,当地土豪劣绅对他们恨之入骨,派人向湖南军阀赵恒惕告密。赵恒惕立即派兵抓捕毛主席,关键时刻毛泽覃冒死赶到农协向毛主席报信,才让毛主席成功逃脱。
1927年8月,毛泽覃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又在朱德领导下南下转战各地。当年10月毛主席抵达井冈山,朱德立即派联络员前往联系,商讨两军会合事宜,而他派的这个联络员正是毛泽覃。
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因为朱德所部当时在湖南和广东的交界处,到井冈山要经过大片白区,要面对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但毛泽覃十分机灵,他乔装改扮,翻山越岭,历经重重艰险终于抵达井冈山,带来了朱德的消息。
当时毛主席正好不在,毛泽覃到毛主席住处后见到了贺子珍,贺子珍还以为是毛主席回来了,张口就叫“毛委员”。毛泽覃赶紧自我介绍,贺子珍笑道:“你们兄弟俩长得太像了。”毛主席回来后与毛泽覃商量好了两军会师方案,毛泽覃又一路穿越白区,将消息带给朱德。“朱毛红军”能胜利会师,毛泽覃功不可没。
此后毛泽覃多次带兵与国民党军交战,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深受战士们敬佩。除了勇猛外,毛泽覃还有着先进的战术思想,曾提出“以少胜多、机动歼敌”的战术原则,还结合实战经验编写了《游击战纲要》,此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红军的游击战教材。陈毅就曾回忆道:“泽覃带兵,能把一连人用出一个旅的气势!”
1932年,苏区中央局受到冒进主义的影响,召开“宁都会议”,对原本正确的路线进行批判,坚持要进攻大城市,打攻坚战、阵地战。毛泽覃据理力争,坚持认为游击战才是正确方针,结果也被牵连,一度被撤职,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
1933年毛泽覃担任永、吉、泰中心县委书记,而在他隔壁担任中心县委书记的人正是邓小平。两人并肩作战,多次打退国民党军进攻,又共同抵制错误路线,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1973年邓小平到韶山参观时见到毛泽覃遗像,也感叹道:“毛泽覃是个好同志,是我军早期的一位猛将!”“毛泽覃同志纪念碑”这八个字正是邓小平题写的。
事实证明毛泽覃的主张是正确的,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李德、博古等人坚持与国民党军打阵地战,结果使红军付出了巨大伤亡,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但战略转移也不能直接走,必须要有人留下来打游击,吸引国民党部队,以掩护红军主力撤离。这个游击任务可以说比长征还要危险,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因为本来敌人就是对中央苏区进行重兵围剿,这一昔日的革命中心在被国民党军占领后成为了最危险的地方,留下来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而且红军主力都走了,留下来的人注定无法得到任何增援和补给,只会越打越少。
但即便如此,毛泽覃还是留了下来,被任命为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兼红军独立师师长。说是师长,其实毛泽覃手中的部队已经很少,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走不动的伤兵,而且缺医少药,粮饷匮乏,却要应对兵精粮足的国民党大军。
但毛泽覃却硬是靠着这批“老弱残兵”与敌人周旋了半年之久,而且打出了不错的战果,让敌人误以为红军留下了很多部队,从而牵制了大批国民党军。可以说如果没有毛泽覃留下来“断后”,长征还会更加艰难。
1935年无论是对长征红军还是对留下来的红军而言都是最艰难的一年。毛泽覃率领的红军独立师多次与敌人交战,最终因为敌我力量悬殊被打散。毛泽覃率领少数游击队员突围出来,继续战斗,但还是于4月25日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被敌人包围。
当时毛泽覃正在黄田坑,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军,他选择让队员们撤往后山,自己则留下来断后,就如同当初掩护红军转移那般。毛泽覃跑到一个高地上,居高临下扫射敌军,为战友撤退争取时间。最后队员们成功撤走了,毛泽覃却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牺牲了,此时他才30岁。
直到红军抵达陕北后的1935年10月,毛泽民才从部下缴获的国民党电台中得知毛泽覃牺牲的消息,他立即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说后沉默良久,虽说毛泽覃选择留下时已经很难有生还的希望,可他牺牲的消息真正传来时还是让人悲不自胜。
毛主席沉默了大半天,才艰难地站起来,对毛泽民说:“母亲在世时,曾专门交代我一定要照顾好小弟,我是没有尽到当大哥的责任啊!”
毛泽覃这位曾和林彪争论战略,曾得到朱德、陈毅赞赏的军事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一颗本应升起的明日之星过早地陨落了。但人民不会忘记他,毛泽覃烈士纪念铜像至今仍矗立在江西瑞金,矗立在他曾工作过、战斗过的地方。毛泽覃这份未能实现的将军梦,最终化作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永远闪耀着生命之光。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