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7日表示,正高度关注长和出售海外港口资产的交易,要求交易各方依法申报,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总局新闻发言人指出,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国家这次最新回应的字数虽少,但显属事儿巨大。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长和计划将其海外港口资产出售交易分拆为两笔单独交易,以推动交易进程。在这之前,李嘉诚旗下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拟将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预计套现近228亿美元(1500亿港元)。3月15日,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官网再次转载来源《大公报》的时评,题为“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就李嘉诚拟卖港口事件发声。这已是港澳办第二次发声。
不难看出,97岁的李嘉诚真地想与祖国硬刚了。那么,他真地刚得过去吗?至今,他仍在跳着他最熟悉的“商业华尔兹”——当美国贝莱德集团掏出228亿美元支票时,这位耄耋老人仿佛重回青春,在巴拿马运河两岸跳起了“资本踢踏舞”。43个港口打包出售的姿势之“惊世指数”,堪比当年他低价购入香港地皮的经典操作。只是这一次,舞池换成了国际地缘政治的火山口,伴奏音乐换成了《我的祖国》。
长和系的交易文书里藏着精妙的“分拆魔术”。他很精明地将整块港口资产像切生日蛋糕般分成两份,试图绕过反垄断审查的刀叉。市场监管总局的警示如同《大公报》锐评般直白:“莫天真,勿糊涂”——这分明是在苦口婆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李超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进的剧本里,没有“商业特技演员”的豁免权。
回溯1903年,美国用军舰逼巴拿马签下运河条约时,绝不会想到122年后,一位香港商人竟能在此复刻“新殖民主义”的戏码。长和系在巴拿马的港口群,像极了当年列强在中国租界的“国中之国”,只不过这次操盘手换成了西装革履的资本巨鳄。
当美国海军基地与华人资本港口在运河两岸隔水相望,历史仿佛开了个辛辣而一点不搞笑的灰色玩笑。李超人或许忘了,1950年他创办长江塑胶厂时,正是新中国打破西方封锁的峥嵘岁月。他似乎一直傲娇地认为,当年的发展真是全部因为自身的本事。而今228亿美元的交易,却在巴拿马运河重构着“新马关条约”的地缘格局。
“没有哪个空头能靠做空祖国成功”,巴菲特这句话像照妖镜般映出李超人的商业哲学困境。他一面在内地保留着3000亿港元资产,享受着“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一面将海外港口卖给美国,任由贝莱德在运河两岸布设“收费关卡”。这种“红白脸”的戏剧唱法,恰似《资本论》里描述的“国际游牧资本”。
更讽刺的是,当年霍英东顶着西方封锁给内地运物资,今天李氏家族却把战略资产卖给美国。《大公报》五问犹如五记警钟:“你的商业版图里,可曾预留过一寸国土?”
市场监管总局的权威介入,让人想起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举世罕见的壮举。不过这次要销毁的不是毒品,而是可能威胁国家航运安全的资本交易。当反垄断法化作新时代的“尚方宝剑”,审查文件上的每个红章都在书写着:主权底线不容交易。你李超人真能“超脱”那排红色印章?
中远海运紧急布局希腊、秘鲁港口的动作,堪比现代版“开辟茶马古道”。外交部代表团直飞巴拿马的航班轨迹,在太平洋上空划出了“第二巴拿马运河”的蓝图。这些雷霆手段,正是对“商人无国界”论调最有力的回应,“啪啪——”打脸的声响穿越大洋彼岸。
在长和系的财务报表里,这笔交易能带来300%的回报率;但在民族尊严的账簿上,它可能成为最昂贵的负资产。就像当年汇丰在孟晚舟事件中的选择,资本游戏触碰国家核心利益时,终将遭遇降维打击。李超人不性,那咱们走着瞧。
97岁的李嘉诚站在人生暮年,面临着比商业决策更严峻的拷问:是要做罗斯柴尔德式的国际银行家,还是当荣毅仁式的红色资本家?当国企集体封杀令让长和股价跳水,当“李嘉诚概念股”变成资本市场的烫手山芋,这位“超人”终于体会到:有些钱,真的会灼伤拿钱的肉爪爪。
巴拿马运河的潮水千年不变,但水面上飘扬的旗帜早已换了人间。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到如今万艘巨轮,中国人懂得:真正的商业传奇,从来都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当港澳办锐评化作时代洪钟,我们仿佛听见历史的审判:所有试图在国运长河里偷筑水坝的,终将被时代的巨浪吞没。#头条创作挑战赛# #市监总局最新回应“李嘉诚卖港口”# #你认可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流氓国家吗#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