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口大铁锅,装着母亲一生的暖 读农民工大爷《我的母亲》有感

读完农民工大爷笔下的母亲,鼻尖发酸,喉头发紧。原来最动人的文字从不用华丽辞藻,只一句“天不亮就起,摸着黑才歇”,就把一位中国母亲的一生,摊在了我们眼前。


她是灶台边永远的“缺席者”。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吃饭,她总在角落忙活,等孩子们吃完了才扒拉两口剩菜,说一句“不饿”。那句“不饿”,是穷日子里最善意的谎言,藏着把所有好都留给家人的真心。过年时她累得直不起腰,却看着孩子放炮仗的模样笑出褶子;秋天分口粮的寒夜里,她裹着薄被冻得发抖,天一亮又照样爬起来给全家做饭。那口死沉的大铁锅,她瘦小的身子端了一辈子,端出的是热饭,是生计,更是一个家的温度。

她也是苦难里的“硬骨头”。补了又补的衣裳、全年见不到的新鲜菜、累到病倒的五十岁——日子苦得像嚼干柴,她却从没皱过眉。心善、厚道、能容人,把穷日子过出了情义,把破衣裳拾掇得干净,把饺子包成了孩子最盼的念想。她没读过书,没说过什么大道理,却用“冻得发抖也撑到天亮”的韧劲,把“担当”两个字刻进了孩子的骨子里。

如今大爷在城里扛水泥、扎钢筋,手上肩上全是老茧。累到撑不住时,就想起母亲端铁锅的模样——原来母亲从没有离开,她的硬气早变成了儿子的力气,她撑起的家,儿子正接着撑下去。坟头的草青了又黄,可那句没说出口的“妈妈”,那句藏在心里的“我想您”,从来没断过。

这哪里只是一位农民工大爷的母亲?这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母亲的缩影。她们在灶台边、在田埂上、在寒夜里,用瘦小的身子扛着一个家,把苦日子嚼碎了咽下去,再吐出甜来给孩子。她们没享过什么福,却成了孩子一辈子的靠山。

合上书,突然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原来最珍贵的念想,从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母亲那句“不饿”,是她端起铁锅的背影,是她藏在皱纹里的笑——那是我们一生都吃不完的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美文   母亲   铁锅   农民工   大爷   孩子   灶台   寒夜   瘦小   中国   身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