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本名郭壮,1999年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一般,十岁那年母亲就因病走了,他跟着三姨一家迁到城里过日子。没多久,十三岁就辍学出去打工,先在修车铺当学徒,干着脏活累活攒点小钱,后来又去洗浴中心站前台,慢慢攒了第一桶金。
二十岁出头,他用那些积蓄试着开饭馆,选址不对,进货出问题,没几个月就黄了。第二次还想搞餐饮,这次推着小车沿街卖,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没起色。说白了,这几年他就是个典型的底层打工人,摸爬滚打,啥苦都吃过。
后来他转行做烧烤摊,2018年左右在菏泽南站附近支起个小摊位,那地方本来挺偏的,停运好几年了,平时人烟稀少。他白天摆摊,晚上烤串卖,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女朋友苏畅是关键人物,她家境不错,却不顾家里反对跟他一起折腾摊位,还怂恿他玩短视频。
2019年短视频平台火起来,他们俩先试着拍些街头小哥风格的,粉丝勉强过千,没啥大水花。接着换成相亲搞笑短剧,拍一条视频得反复折腾好几小时,累是累,但总算有点起色。再后来加直播带货和PK,收入比纯卖烤串强多了,一场下来几百块,够他们俩喘口气。
真正翻身是2023年底,他开始在菏泽南站直播,穿父亲的旧衣服,化身“树先生”人设,背景就是那废弃站台,锈迹斑斑的铁轨啥的,挺有年代感。起初观众不多,他每天准时开播,弹吉他唱歌,声音沙哑,唱些底层老百姓爱听的调调。
转机在2024年5月9日晚上,他翻唱了首《诺言》,那嗓音低沉,唱出打工人的酸楚,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视频传开,播放量爆棚,次日直播在线破三十万,粉丝从十九万直奔百万。短短几天,抖音粉丝破千万,他从个小摊主摇身一变为顶流网红。
这波热度来得太猛,全国粉丝蜂拥到菏泽南站打卡,站台挤得水泄不通,周边小贩冒出来卖水卖吃的,他的烧烤摊天天卖断货,食材不够用,苏畅得叫家人帮忙。单场直播打赏轻松过百万,收入上千万不是梦。听说有MCN机构抛橄榄枝,签约费高达五千万,他背后公司也从本地生活服务商升级,运营团队跟上。
菏泽文旅部门坐不住了,赶紧整修南站,刷漆植树,还聘他当旅游推广大使。整个小城借势活络起来,游客爆满,酒店订单飞起,经济拉动明显。郭有才这时候飘得老高,每天更新内容,粉丝互动热火朝天,谁能想到这哥们前脚还为几百块打工,后脚就身价千万。
可网红这行,水深着呢,飘得越高,摔得越狠。5月18日,网上突然传出北大破格录取他的消息,说什么招生老师于一凡联系他了。北大当天就辟谣,核查清楚,那人根本不是他们学校的,更没联系过郭有才。
这谣言虽快被打脸,但质疑声已经起来了:一个初中没毕业的辍学仔,怎么就成顶流了,会不会误导年轻人不读书?紧接着,网红法官李雨蝉跳出来猛批,她挖出郭有才直播里说过“我不上班,你养我啊”这种话,还曝光他名下有家注册资金三百万的公司,质疑人设造假。网友一看,哗然了,这不就是苦情底层包装出来的流量密码吗?
雪上加霜,版权问题冒头。《诺言》那首歌火了,但翻唱没授权,平台投诉不断,其他直播唱的歌也牵扯进去。业内有人直指他假唱,现场效果和录播对不上,证据一比,漏洞百出。5月下旬,一段他和大伯的通话录音流出,大伯声音尖利,骂他不孝,只顾拍视频蹭流量,不管老人家。
粉丝考古更狠,扒出2022年他和苏畅的社交账号,里面豪车奢侈品照一大堆,西装革履的郭有才臂搭车窗,哪还有半点摆摊苦力的影子?这下人设彻底崩了,大量粉丝脱粉,直播间从几十万在线掉到几千人,弹幕全是冷嘲热讽。
5月22日,他忍不住了,宣布停播三天,说要去“学习学习”。其实5月23日、24日还开了播,但打赏功能关了,在线人数勉强十万出头。烧烤摊也冷清下来,周边那些跟风小贩撤摊,南站公告说高考季不许搞文娱活动,等于变相刹车。
这波争议来得快去得也快,郭有才从万人追捧到人人喊打,就一个月不到。这事搁谁身上都够呛,流量这东西,本来就是把双刃剑,火了就得扛得住放大镜下的每一丝破绽。
停播后,他赶紧调整方向。5月23日推出原创单曲《人生如戏》,歌词里透着对名利得失的感慨,传播没翻唱那么广,但总算迈出原创一步。之后转战文旅主播,靠之前积累的人气搞全国巡演,从2024年6月开始,先去浙江新昌,背包走街介绍古桥民谣;
2025年3月1日到宁波溪口,爬台阶讲流水风光;5月5日山东青州不夜城,站灯火街头推美食;再去潍坊寿光蔬菜园,蹲田埂聊大棚技术;菏泽牡丹园摘花闻香。巡演超四十站,9月15日还在江阴飞马水城开场,台上人涌动。他把部分收入捐公益,助贫困生,累计捐了六百万。
转型听着不错,但现实骨感。到了2025年,郭有才的热度严重下滑。最火时直播间上千万在线,现在黄金时段都破不了十万。原因挺多,直播内容太单一,90%是老歌翻唱,观众审美疲劳,新鲜感没了。
原创作品就那么两首,巡演时网友就吐槽“就这点料也敢全国跑?”设备故障频发,一次直播声音没了,断播十多分钟,换成带货都救不回来,观众信任直线掉。MCN签约后,运营压力大,内容没创新,竞争对手太多,流量被分流。他淡出一线网红行列,零星直播维持,影响力剩巅峰的零头。
这事儿搁现在看,挺有警示意味的。郭有才的起落,就是网红经济的缩影。底层逆袭的故事好听,但人设一崩,粉丝转头就走。平台算法推你上天,也能一夜扔地狱。签约五千万听着牛,实际运营成本高,争议一出,广告主跑光。
地方经济借势火一把,南站整修游客来,但高考一过,活动停,热度散。郭有才转型文旅公益,方向对头,但原创少、内容单薄,难留住年轻观众。说到底,网红不是长久饭票,得有真本事傍身,不然泡沫一破,就剩空壳。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