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 12 月 24 日的汕头民政局,一张领证留影轰动了全网。
82 岁的杨振宁穿着笔挺西装,嘴角带着藏不住的不好意思,跟在 28 岁的翁帆身后。
当时很多人误以为翁帆去领证时是黑着脸、是不情愿的。
但这张图不知误导了多少人,因为这张照片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藏着一段不被轻易理解的爱情……

虽然说两人是在04年领的证,但这段相差 54 岁的感情,早在九年前就埋下了种子。
1995 年汕头大学的华人物理学大会上,19 岁的翁帆还是个青涩的大一学生。
因为英语成绩拔尖,她被老师选中接待杨振宁夫妇。
由于翁帆提前做了好多功课,把杨振宁的生平都翻了个遍。
所以见面时她谈吐得体,英语说得流利又自然,一下子就被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记在了心里。
杨振宁后来总说,那时候就觉得这个小姑娘没心机,特别招人喜欢。

之后的几年里,两人只是偶尔在节日互寄贺卡。
翁帆毕业后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离婚后她没消沉,反而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一心搞学业。
谁也没料到,这份淡淡的联系,会在多年后变成深厚的羁绊……

2003 年,杜致礼先生病逝,杨振宁陷入了深深的孤独。
他后来坦言,特别怕过那种没人照料的孤独日子,书页上都沾着饮食污渍的生活,想想都让人难受。
就在这时,翁帆寄来的一张贺年卡,像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
2004 年 2 月,杨振宁主动拨通了翁帆的电话,邀请她见面。

这次重逢后,两人联系渐渐频繁起来,杨振宁会邀请翁帆去清华大学的 “归根居”,还亲自下厨给她做饭。
同年 10 月,两人一起去广西北海旅行,旅途里的相处让感情迅速升温。
回来没多久,杨振宁就鼓起勇气求婚了。
我觉得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年龄差距摆在那儿,外界的议论肯定少不了。
可翁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她后来说是崇拜慢慢变成了爱意。
决定结婚后,翁帆先带杨振宁回了潮汕老家见父母……

翁帆的父亲翁云光是退休干部,一开始心里确实犯嘀咕,毕竟女婿比自己还大 19 岁,岳母更是比杨振宁小 27 岁。
但家人开了家庭会议后,都选择支持翁帆。
翁云光说,杨教授为国家做了那么大贡献,晚年需要人照顾,翁帆的选择是一种美德。
杨振宁也提前征求了儿女和弟弟的意见,孩子们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没法时刻陪伴,弟弟杨振汉更是全力支持,还主动提出要陪他们去领证。
2004 年 12 月 24 日,汕头民政局里特别热闹。

杨振宁和翁帆保持着两米距离,一前一后走进大门。
照片中,翁帆的脸色看起来有些沉重,反倒是身后的杨振宁却笑得特别不好意思,脸颊都有点泛红。
当时照片曝出后,很多人认为翁帆是在不高兴,并不想走进这段婚姻。

但两人这么多年一起走了过来,终于恍然大悟,翁帆的表情只有一个意思——对于走进这段婚姻的决绝,不管外界的声音如何,豁出去了!
而杨振宁的弟弟、弟媳就站在旁边,眼神里满是祝福。
现在再看这张照片,觉得特别真实,那种不好意思里,满满的都是珍视。
而两人领证的消息一出来,舆论也果不其然的“炸锅”了。
记者们挤到翁帆父母家、学校,各种质疑声铺天盖地。

有人说翁帆图名图利,有人说这段婚姻肯定走不长远,“爷孙恋” 的标签甩都甩不掉。
但翁帆和杨振宁早有心理准备,杨振宁给亲友发邮件说,翁帆既成熟又青春,自己精神上也保持年轻,两人能互相奉献。
清华大学也出来回应,说这是个人私事,呼吁尊重隐私,翁帆的同学也为她抱不平,说那些攻击言论太伤人。

我特别佩服他们的淡定,不被外界干扰,专注过自己的日子。
翁帆成了杨振宁的生活助手和学术伙伴,学营养学照顾他的饮食,帮他翻译文章、整理文献;
杨振宁也支持翁帆搞学术,鼓励她考清华博士,还为她批注资料。

如今二十年过去,当年的质疑声早已变成了敬佩。
那张领证留影里的不好意思,成了爱情里最动人的细节。
他们用长久的陪伴证明,年龄从来不是爱情的阻碍,真心希望每一段勇敢的感情,都能被温柔以待。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