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硅片产品销量翻倍,目光瞄向8000亿美元市场

前言:

半导体行业回暖的春风里,不少企业都迎来了业绩反弹,立昂微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行情。

一边是产品出货量同比大涨近四成,12英寸硅片销量甚至翻倍,订单接到手软;另一边是上半年净亏1.27亿元,延续着上市首亏的颓势。

这家手握全球领先VCSEL芯片技术的企业,为什么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今天咱们就扒一扒立昂微的现状,看看它的产能狂飙能否冲破盈利迷雾。

立昂微重大突破!

先聊聊行业大背景,这两年半导体市场确实在回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

二季度增速更是比一季度快了1.5个百分点,达到19.6%。机构还把2025年全年市场规模预测上调到7280亿美元,2026年甚至有望冲到8000亿美元。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立昂微的产品销量确实亮眼。上半年折合6英寸硅片卖了927.86万片,同比增长38.72%,这里面还包含了对母公司销售的117.62万片。

最受关注的12英寸硅片,销量达到81.15万片,折合成6英寸就是324.59万片,同比增幅高达99.14%,几乎是翻了一倍。

产品结构也在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越来越高。

光伏控制芯片里,TMBS的占比已经超过50%;FRD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122%,翻了一倍还多;车规级芯片在功率器件芯片营收里的占比也在提升。

单看这些数据,谁都得觉得立昂微势头正猛,但盈利数据却给了当头一棒。2025年上半年,立昂微归母净利润是-1.27亿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亏损了。

2024年它就迎来了上市首亏,全年净亏2.66亿元,综合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19.76%暴跌到8.74%,降了11.02个百分点。

明明卖得更多、产品更好,怎么反而亏得更狠了?

第一个原因是产品价格压力大。下游行业需求变化让半导体硅片、功率器件这些产品的价格上不去,就算销量涨了,营收增速也跟不上成本增速。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18%,看着还行,但对比38.72%的销量增幅,就能发现单价降得有多明显。

第二个原因是扩产转产推高了固定成本。为了抢占大尺寸硅片和高端芯片市场,立昂微一直在加码产能,12英寸硅片产能爬坡、海宁化合物半导体基地建设,这些都需要大量投入。

新产线投产初期,折旧费用高,产能利用率还没拉满,单位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第三个原因是额外支出增加。公司发行了可转债,每年要支付不少利息;同时,行业价格波动导致存货价值下跌,不得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两项都直接影响了净利润。

不过,立昂微也不是没有应对办法,它手里最硬的牌就是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全国唯一

从半导体硅片到功率器件芯片,再到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和光电芯片,它打通了从材料到器件的全链条技术。

这种优势让它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半导体硅片和功率器件芯片产销量稳居国内前列,重掺硅片出货量国内领先,光伏用控制芯片更是占据全球超30%的市场份额。

现在立昂微把重心放在了三个方向上。

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它依托重掺技术优势,重点开发8-12英寸重掺外延片,同时加快12英寸轻掺硅片的产能爬坡,就是为了补上大尺寸、高端硅片的产能短板。

要知道,12英寸硅片是高端芯片的核心材料,未来市场需求还会增长,现在把产能提上去,就是在抢占未来的市场份额。

功率器件芯片业务上,它在丰富产品系列、优化结构,专门盯着车规级产品和FRD产品这些高附加值品类。

车规级芯片对可靠性要求高,利润空间也比普通消费级产品大,把这块业务做起来,能有效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是立昂微的另一个突破口。

它在海宁生产基地发力,重点突破VCSEL芯片工艺和pHEMT/BiHEMT芯片工艺,还在推进6英寸碳化硅基氮化镓产品的研发。

这几个都是高端领域,技术门槛高,竞争对手少,一旦量产就能形成差异化优势。说到VCSEL芯片,就得重点提一提。

这种芯片精度高、功耗低,还能满足车规级可靠性要求,现在已经成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机器人的核心组件,车载激光雷达、人形机器人、无人机都得用它。

目前立昂微是全球唯二、中国内地独家能量产二维可寻址激光雷达VCSEL芯片的厂商,技术领先同行一大截。

2025年上半年,这款芯片销量达0.1万片,同比增长576.19%,环比增长384.88%,现在正是市场应用爆发的元年,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还有6英寸碳化硅基氮化镓产品,已经通过客户验证,2025年下半年就能开始出货,立昂微也会成为国内首家供应这款产品的企业。

市场前景巨大

碳化硅基氮化镓材料耐高温、耐高压,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需求旺盛,这款产品的量产,能让立昂微在新能源赛道上再添一个增长点。

除了这些,立昂微的其他产品也在打开新市场。

HBT芯片已经进入国内外主流手机终端品牌供应链,实现了核心客户全覆盖,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国产化;pHEMT/BiHEMT芯片凭借高可靠性,切入了航空航天、防卫市场和低轨卫星领域,这些高端特种应用市场利润高、需求稳定,能为公司提供持续的营收支撑。

虽然立昂微现在面临盈利困境,但也不是没有转机。接下来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12英寸硅片的产能爬坡进展,如果产能利用率能快速提升,单位折旧成本就会下降,同时规模效应也能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这对改善毛利率至关重要。

其次是VCSEL芯片的出货情况。现在这款芯片处于市场爆发期,如果能持续扩大销量,凭借高附加值特性,很快就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且随着智能驾驶和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未来需求还会持续增加,这部分业务的增长空间很大。最后是扩产折旧消化和存货减值压力的缓解。

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折旧费用对利润的影响会逐渐减小;如果行业价格能企稳回升,存货跌价的压力也会减轻,到时候净利润就能得到改善。

半导体行业本来就是重投入、长周期的行业,企业在扩产和技术突破阶段出现短期亏损很常见。立昂微现在的布局,都是在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

12英寸硅片产能的提升、VCSEL芯片等高端产品的量产,都是它突破盈利困局的关键。

对于投资者来说,不用只盯着短期的亏损数据,更要关注这些长期布局的进展,毕竟技术优势和产能储备,才是半导体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接下来,立昂微能不能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盈利转正,12英寸硅片产能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VCSEL芯片销量能不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些都会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咱们也会持续跟踪这家企业的动态,看看它能不能在半导体行业的浪潮中,冲破当前的盈利迷雾,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硅片   翻倍   销量   半导体   目光   美元   市场   产品   芯片   产能   行业   上半年   器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