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张勇自称“在英国为公司奔波融资”!网友:“勇气可嘉”

张勇回应“跑路”:在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近日,哪吒汽车前首席执行官张勇被曝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滞留当地,此举引发外界对其“跑路”的种种猜测。


4月14日,针对网络上流传的赴英传言,哪吒汽车顾问、原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朋友圈作出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然而,这一声明并未完全消除外界的质疑。

自2024年12月张勇卸任CEO后,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兼任该职位,并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旨在加速全球化布局、推动IPO进程等,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毛利率转正。


然而,现实情况却异常严峻:财报数据显示,哪吒汽车在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2025年1月的销量仅为110辆,同比大幅下滑97.76%。张勇的海外融资行动被外界视为“最后一搏”,但其效果仍存疑问——公司当前总负债接近百亿元,其中供应商欠款占三分之二,且股权冻结、被执行信息频发。


张勇的动向之所以备受关注,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哪吒汽车内部的动荡不安。此前,公司被曝出降薪(部分员工薪资降至上海市最低标准)、裁员(研发团队解散传闻)、医保停缴等争议。尽管官方对部分传言予以否认,但员工与投资者的信心已遭受严重打击,张勇的“融资努力”在短期内难以重建信任。

4月初,全国多地的经销商代表齐聚哪吒汽车位于桐乡的总部,集体要求解决长达半年的欠款难题。据参与的经销商代表透露,他们的核心诉求涵盖以下三点:


其一,赔偿运营损失,即要求哪吒汽车对2024年9月至今的经营成本进行补偿,并预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要费用;其二,返还拖欠款项,明确要求在5月11日之前,将未发车订单的返利与补贴一次性结清;其三,恢复售后服务,以保障旗下40万车主的车辆维修需求。

经销商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哪吒汽车供应链危机的直观体现。受债务问题困扰,宁德时代等核心供应商已停止向哪吒汽车供货,进而导致车辆交付陷入停滞状态,售后配件也出现严重短缺。不少车主反馈,车辆出现故障后,由于缺乏配件而无法及时维修,只能被迫使用功能受限的“阉割版”纯电模式,续航里程仅百余公里,这一状况甚至被网友戏称为“高价老头乐”。


为缓解当前巨大的债务压力,哪吒汽车与134家供应商达成了一项总额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根据协议内容,70%的债权将转为股权,剩余30%则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此举虽能在短期内减轻公司的现金流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而且,供应商参与这一协议的意愿也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中小供应商更倾向于获得现金回款,对于风险较高的股权投资持谨慎态度。


面对重重危机,哪吒汽车试图通过战略调整来寻求生存之道,但其选择的路径却饱受争议。


公司对外宣称将转型为“汽车界IBM”,未来将重点聚焦于技术研发与售后服务领域,逐步弱化制造环节。然而,这一转型模式需要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客户基础作为支撑。反观哪吒汽车目前的情况,品牌影响力相对薄弱,研发投入也呈现收缩态势,解散研发团队的传闻时有传出,因此,此次转型更像是无奈之下的被动选择,而非经过深思熟虑的主动战略布局。


此外,方运舟提出的“一半销量在海外”这一目标,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欧美市场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国内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同时,哪吒汽车的IPO计划因财务数据持续恶化以及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短期内也难以看到成功的希望。

失业君小编经深度观察分析指出,哪吒汽车当前所处的艰难处境并非个例,而是新能源汽车新势力车企在资本热度退去、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大环境下所呈现出的一个典型缩影。其发展历程所带来的深刻教训在于:在发展进程中,过度盲目地追求销量增长与产能扩张,却对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缺乏足够重视;对外部供应商存在高度依赖,一旦遭遇债务危机,便直接致使生产环节陷入停滞状态;管理层的不稳定以及信息的不透明,进一步加速了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信心的崩塌。


倘若哪吒汽车能够借助此次危机契机,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全面且彻底的重新构建,那么或许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洗牌浪潮中寻得一丝生存与发展的生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破局点,需要聚焦于资金、产品、管理这三个核心维度,共同发力——


①紧急输血:除了采取债转股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外,还需要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争取政府方面的支持。然而,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融资的难度可谓极高。

②产品重启:将发展重心聚焦于一两款具有高性价比的车型上,以此重塑市场信心。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供应链的全面恢复作为有力配合。

③管理重构:建立透明化的沟通机制,及时向各方披露债务处理的进展情况,努力重建与经销商、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关系,避免类似事件的进一步恶化与升级。


倘若哪吒汽车无法成功实现破局,那么其最终的命运或许就会如同其名字“哪吒”所蕴含的寓意一般,要么在烈火中实现涅槃重生,要么在困境中走向消亡。


网友热议


@京西怪侠皮皮(IP京):
融资还是跑路?张总这波英国游学成本有点高啊,180亿亏完了才想起来找钱,韭菜根都要刨没了!



@岚橘己iie (IP浙):

债转股听着像耍流氓,小供应商被逼当股东,回头公司倒了股权变废纸,这算盘打得火星人都听见了!



@请问318几点打烊(IP粤):

呵呵,40万车主哭晕在厕所,百万买的车修不了变‘老头乐’,哪吒这是要上演现实版‘削骨还父’?



@田边野1984(IP粤):

蔚小理都熬过来了,哪吒却把一手好牌打烂,当年吹的‘为人民造车’现在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讽刺!



@科里斯关下门(IPHK):
去海外融资?欧洲人现在连自家车企都救不过来,谁会给一个中国亏损车企输血?这借口也太文艺复兴了!



@伊阅yiyueyue(IP黑):

从造车到转型‘汽车界IBM’,这跨度比特斯拉上天还离谱!没技术没口碑,IBM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最后一条,
IBM陷入沉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哪吒   融资   债转股   汽车   可嘉   公司   销量   债务   勇气   危机   经销商   供应商   网友   财经   张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