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弃非
“不只要能上学,还要能上好学”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将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
具体而言,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将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而对于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则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文件中还提到,“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学前教育作为正规教育的起点,成本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生育决策。业内的一种普遍猜想是,随着此次举措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有望逐步向三年迈进。
事实上,此前我国不少地区对免费学前教育已有探索。早在10余年前,陕西等多个省份就曾推动“13年免费教育”,还涌现出神木这样颇具代表性的案例。
不过,此前各地的探索重在“免费”,而如今我们要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免费”这么简单。
延长免费教育年限,过去一直是各省份自主探索的内容。
较早的一个“爆发点”出现在2011年。当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外发布,提出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陕西全省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实施范围为全省所有公办和民办幼儿园。
同年,内蒙古计划在3年内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河南新郑等部分县市开始推行12年免费教育,同样将免费的范围扩大至高中三年。
时间推进到2016年。在各省份“十三五”规划开启的节点下,更多省份加入这一探索,陕西再次成为先行者。根据其当年政府工作报告,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从学前一年到高中三年全部覆盖。与此同时,西藏、青海开始推行15年免费教育,而新疆和云南迪庆、怒江等部分市州推行包括学前两年的14年免费教育。
总的来看,与大部分先行探索的事项不同,在全省范围延长免费教育年限上,西部欠发达地区反而走在了前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指出,当时,这些省份重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通过省级财政统筹支持,可以缓解当地家庭教育支出压力,吸引更多人接受学前教育和完成高中教育。相比之下,先发地区不仅有更高的支付能力,而且对教育也有更高的要求,难以通过基础水平的教育供给满足。
与之并行的是有关“义务教育”年限是否延长的讨论。2013年,面对外界传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时间较短,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实力仍然有限,现阶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条件还不具备。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国家“下场”,意味着我国正步入全新阶段。
表面上看是人口发展的需要。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王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呈现出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呈现出有降有升、梯次达峰的态势,其中,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已在2023年达峰,逐步持续减少。
往深层次讲,更有赖于我国教育供给能力的提升。
在熊丙奇看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外界对于教育的“优质均衡”要求更高,“不只要能上学,还要能上好学”,为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教育的优质均衡尚未实现,追求免费很难起到实质作用。一个例子是,个人投入资金最多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免费”,但是各类培训班的开销不低。
而到现在,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迈上新台阶,叠加少子化的影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为更多家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支出“兜底”,提高生育意愿;同时也能够为更少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有人计算,仅对于学前一年的减免,最高可能达到近万元,比大学一年学费支出还高。
而随着免费优质教育推开,也可能带来更多转变。
去年11月,“神木实验中学年薪50万招老师”的话题走上热搜,也让神木这个十余年前就开始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县级市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钞能力”同样体现在神木全县在教育上的投入——2021年至2023年,神木投向基础教育的经费累计达到72.75亿元,每年都超过了20亿元。据报道,神木在基础教育上一年的开支,相当于一个贫困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在这背后是一笔“经济账”。去年底,《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中提到,陕西省层面的免费教育探索几年前悄悄退出了公众视野,相比之下,神木就成了“洼地”。
神木教体局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今神木在校学生中有1/3来自外地,他们享受免费教育,也带动居住和消费的需求,相当于通过教育补贴,换得外来人口流入,创造每年上千亿元的价值。
神木也是近年来西部地区少有的人口流入县。数据显示,神木常住人口自2020年的57.3万人逐年增加至去年的58.41万人,很难说没有免费教育的“功劳”。
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大多数“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的县相比,神木是陕西首个千亿县,又是因煤炭起家的资源大市,财力上更显充足。
在陕西省乡村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吴春娜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神木被归类为陕西免费教育“富县模式”代表,而宁陕则是“穷县模式”的代表,政府将财政收入近四成投入教育。即便如此,宁陕仍然没能阻止人口下降趋势,到2023年常住人口下滑至仅5.9万人。
不难看出,即便同样是免费教育,教育水平不同,达成的目的不同,带来的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如吴春娜分析指出,在陕西,尽管表面上校际之间免费与免费是一样的,但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而在熊丙奇看来,当免费教育年限的延长从单一省份扩展到全国,类似的差距可能会更加明显,教育的质量也将变得更为重要。这不仅关乎硬件投入,还将涉及教育理念、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问题。
事实上,神木的免费也没能留住全部的学生,面对榆林甚至西安的名校,仍然有不少神木的学生愿意花高价就读。
当然,相比于神木15年免费教育,目前学前教育阶段免费仍是全国推进的重点,且“高质量的免费教育”一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免费已在推进,高质量如何实现?熊丙奇指出,比如对于学前教育,就要进一步保障教师投入,提升课程活动的设计等幼儿园教育;对于义务教育,要推动个性化教学、小班化教学等。
记者|杨弃非
编辑|金冥羽 盖源源
校对|陈柯名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