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出生在四川自贡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她10岁就辍学去工厂做童工,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上了中学。
1939年,她考进重庆的中国公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没多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她全身心投入革命,干了不少地下工作。
1943年,江竹筠跟彭咏梧结了婚。彭咏梧是中共川东地下党的骨干,俩人都是革命战友,一起为党的事业奔波。1946年,他们的儿子彭云出生了。
可惜好景不长,彭咏梧在战斗中牺牲,留下江竹筠一个人带着孩子继续斗争。同年6月,江竹筠也被国民党逮捕,关进了重庆的渣滓洞监狱。
在狱里,江竹筠受尽了酷刑,竹签子钉手指、老虎凳、电刑,啥都用上了,可她硬是没吐半个字。
全国解放前夕,她被敌人杀害在重庆,年仅29岁。江姐牺牲时,彭云才3岁。她留下的那封托孤信,后来感动了很多人,信里说如果自己死了,希望战友们能照顾好彭云。
江姐的事迹,后来被写进了小说《红岩》,成了革命精神的象征。她跟彭咏梧的爱情和牺牲,也让人感慨万千。这就是彭云的父母,俩人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
江姐走了之后,彭云怎么办呢?按照她托孤信里的嘱托,彭云被江姐的战友和亲人们接手抚养。具体的细节不太好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小时候日子过得不容易。父母都没了,靠着别人的帮助长大,心里肯定不好受。
彭云上学那会儿,正赶上新中国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他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一直拔尖。1964年,他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的还是电子工程。
这学校在当时可是顶尖的军事院校,能考进去说明彭云真有两把刷子。在大学里,他扎扎实实学了不少东西,为以后打下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彭云进了中国科学院,成了一名科研人员。那时候国家科技还比较落后,他搞的电子工程正好是急需的方向。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派人出国留学,彭云抓住机会,成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去美国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学计算机科学。
到了美国,彭云得从头适应。语言不通,文化不一样,但他硬是靠着毅力啃了下来。先拿了硕士学位,又拿了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他没马上回国,而是留在了美国发展,先后在几所大学教书,最后在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当上了终身教授。
彭云在美国几十年,干得挺出色。他专攻计算机科学,研究方向主要是算法和软件工程。这领域在当时是新兴学科,美国正好走在前面,给了他不少机会。他写的论文不少都发在了国际大刊物上,学术圈里挺认可他的工作。
在马里兰大学当教授,彭云不光自己搞研究,还带学生。听说他教书挺有一套,很多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他指导的研究生里,好几个后来都成了行业里的牛人。彭云自己也拿过不少学术奖项,算是站稳了脚跟。
虽然在美国待了大半辈子,彭云没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他经常回国看看,跟国内的科研人员交流交流,还帮着推动过一些合作项目。
彭云的妻子叫易小治,也是个中国人。她外公是杨开慧的舅舅,而杨开慧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这么一算,易小治跟毛主席夫人沾点亲戚关系。不过,这层关系挺远的,属于远房亲戚那种,不能太当真。
易小治跟彭云结婚后,俩人日子过得挺平稳。她在美国也受过高等教育,具体干啥不太清楚,但能跟彭云搭伙过日子,肯定不是一般人。他们有个儿子,叫彭壮壮,算是这家的第三代。
彭壮壮是彭云跟易小治的独子,出生在美国,从小在那边长大。他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家里条件也不错,学习资源肯定不缺。这孩子从小就对科技感兴趣,大学读的也是相关专业,毕业后进了美国一家大科技公司干了几年。
2005年,他决定回中国发展,加入了麦肯锡公司。这公司是全球顶尖的咨询机构,能进去说明他能力不弱。后来,他升到了全球董事合伙人,负责大中华区的电信和高科技行业。现在,彭壮壮在北京工作,给中国企业出主意,帮着提升竞争力。
彭云这一家三代,经历还真挺特别。江姐那一代,为革命牺牲了性命,彭云这代,远赴美国搞学术,彭壮壮这代,又回国干实事。从重庆到美国,再回到北京,这一家子的轨迹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江姐当年那么拼就是为了国家能站起来。她牺牲的时候,彭云还小,但她的事迹肯定影响了这个家。彭云虽然在美国待了几十年,可他没忘了根,经常回国,还为国内科技出力。到了彭壮壮这代,直接回北京干要职,算是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
这三代人,各有各的活法,但都能看出点家国情怀。
江姐的精神,不光是课本里的故事,也在她后人身上延续着。彭云和彭壮壮没啥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了贡献。
参考资料
罗嘉欣.为妻为母为巾帼,坚贞红梅向阳开——原创音乐剧《我是江竹筠》的论述[J].乐器,2023,(01):79-81.
马念.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馆藏江竹筠档案背后的故事[J].当代党员,2022,(22):60-61.
徐鲁,王刚.江竹筠: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J].奇妙博物馆,2022,(03):32-35.
潘坤,瞿晓静.江竹筠烈士在四川大学农学院的求学岁月[J].四川档案,2021,(01):54-55.
杨彪,张放.一片丹心向阳开——江竹筠烈士事迹再寻踪[J].雷锋,2015,(01)
:26-27.DOI:10.19564/j.cnki.leifeng.2015.01.012.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