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国产航发同时传喜讯!六代机和洲际大飞机,这次都稳了?

航空发动机工业不给力所带来的“心脏病”,曾长期困扰着各类国产航空器的研发与生产。但今天,如果仍有人“根深蒂固”地秉承着这一理解和认知,那只能说其实在是有点“过时”了。不夸张地说,当下的中国本土航发工业发展水平,已然向着准一流、一流和超一流的方向快速迈进。就在近期,两则新消息的出现,就为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航发研制进度

先是在国内社交平台上,流出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发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相关介绍画面。从大屏幕上的介绍文档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国产新型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完成整机高空台试验。基本可以确定,正如服务于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NGAD项目的变循环发动机研发工作,即NGAP项目那样,我们的新型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大概率也是国产六代机的重要配套产物之一,有着极其重要且关键的意义和价值。

CJ-2000已完成整机全状态高空台架试验

而第二条消息,则是关于C-929大飞机所使用的CJ-2000发动机。在刚刚结束的“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中国航发集团展示了自主研发的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从相关介绍来看,CJ-2000发动机的核心机,即C2XC-101,早在2020年就成功完成点火测试,转速达到了设计值的100.6%。到了2025年,CJ-2000也完成了整机全状态高空台架试验,推力峰值高达35.2吨,且通过了长达3000小时的持续运转耐久测试。未来,具备跨洲际飞行能力的C-929远程宽体大飞机,就将以该型发动机为“心脏”。

航空发动机地面测试

于是,从国产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到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它们均成功完成名为“高空台架试验”的阶段,这究竟代表着什么呢?仔细说来,一款新型航空发动机进入实际研制工作后,要闯过不少于5道“坎”,才能实现定型并装机应用。这5道“坎”分别为零部件试制和零部件实验室测试、核心机试车、整机地面台架试车试验、整机高空台架试车试验,以及飞行台试验

完成地面测试后的航发需装机试飞

这其中,整机高空台架试车试验,是指发动机在可模拟高空环境的地面试验舱室内,进行工作运转测试。这种试验舱室拥有完善的供气系统、排气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等,可模拟海拔0~25公里的大气环境,从而让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经受不同气流、不同气压和不同温度等条件的考验。而成功通过高空台架试车试验,就意味着一款航空发动机将可进入定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即高空台架试车试验,也就是常说的“装机试飞”。

2款国产六代机有望搭载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如果一切顺利,新型航发装机试飞过程所需的时间,通常在3年左右,通过各项试飞科目后,即可迎来定型、获批量产和服役。照这样算下来,国产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和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或都有望在2030年之前定型,甚至可能在2028年就投产并投入运行。对于当下正处于试飞状态的两款六代机原型机来说,外界认为它们目前使用的应该是作为过渡动力的“涡扇-15”发动机,未来将换装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航发,而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大概率就是为此而生。

C-929或发展出多种功能

至于说中国首款双发宽体远程客机C-929,则有望在不受他国“制约”的国产“心脏”CJ-2000的加持下,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率,从而拓展出民用客运和货运等之外的其他用途,如军用。到了那个时候,以C-929为平台的诸如远程预警机、核指挥机、远程反潜巡逻机和战略侦察机等,恐将纷纷到位,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解放军航空兵部队的特种机机队

中国航发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还是那句话,在航空发动机工业领域,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艰难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落后玩家”。逼近、追平和超越世界一流水平,乃至发展到“我的水平就是世界一流水平,我的技术标准就是世界一流标准”,才是我们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的新目标。国产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和CJ-2000涡扇发动机的身上,将有望早日让此目标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科技   喜讯   发动机   台架   高空   整机   测试   水平   航空发动机   中国科学院   舱室   地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