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贴现市场的关注度再度升温。无论是持票企业还是现金流紧张的供应链企业,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承兑汇票贴现利率是不是又涨了?”

结合银企贴官网的最新成交数据、图表走势以及央行本周的公开市场操作,我们把今天的行情一次讲清楚。

从今日的直贴报价来看,各类银行的短期票据利率继续维持分层结构,“期限越长、机构越小,利率越高”的特征依旧明显。
本月到期票(11月到期);国股:1.45%;大商:1.55%;城商:1.57%;农商 / 村镇:1.57%。
➡ 短期限(本月、下月)的利率普遍走高,这是典型年底效应:银行考核压力 + 资金占用敏感 → 短期票偏贵。
3~6个月期限最受市场关注,其中国股与大商报价仍保持相对稳定,城商与农商类出现小幅上行。

资金成本推升 → 贴现利率难降;买断式逆回购需求强 → 银行票据额度紧 → 直贴价格走高;跨年票利率明显高于正常月份 → 年底“冲规模、冲存款”压力释放的表现。
结论:年底前贴现利率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不太可能回到10月的低点。
资金面是票据利率的“发动机”。要理解贴现利率的方向,必须先看这两项:
开展:3750亿元 7天逆回购;到期:2128亿元;当日净投放:+1622亿元;操作利率:1.40%(保持不变)。
这说明两个关键信号:
随着季末、年底临近,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明显放大,央行选择主动加码投放。
➡ 这属于“稳流动性、稳预期”的典型操作。
也就是说:
央行全局宽松 ≠ 全市场一致宽松
资金“宽在头部、紧在中小行”,贴现市场的分化仍然明显。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