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现金存取拟“松绑”?央行等三部门征言,个人存取款超5万元或将不再登记,但“批量开户”可能被拒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廖丹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注意到,对比2022年3月起实施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多处变动。

2022年的《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而在《征求意见稿》中该条已删去。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也增加了部分条款,例如,怀疑客户存在组织批量或分批开立账户,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开户。

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要与风险相适应

对比2022年起施行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现多处调整。

《征求意见稿》提出,金融机构采取洗钱风险管理措施,应当按照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不得超出业务权限冻结客户资金,不得采取与洗钱风险状况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保障与客户依法享有的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服务等相关的基本的、必需的金融服务。

而此前的《管理办法》未明确该项。

此外,《征求意见稿》明确,数字人民币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此前《管理办法》未覆盖数字人民币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管理办法》要求,银行在为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时,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者用途。而在最新《征求意见稿》中该条已删去。

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反洗钱法》规定,明确基于风险的客户尽职调查要求,强调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要与风险相适应,不得采取与风险明显不相匹配的措施。明确低风险情形简化尽职调查措施和高风险情形强化尽职调查措施等要求。

按照此前《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在业务相应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征求意见稿》将保存期限提高到至少保存10年。

怀疑客户组织批量或分批开立账户,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开户

相比此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分对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相应应对措施。

例如,审慎考虑在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开立分支机构、控股附属机构或者设立代表处;在高风险国家或地区有分支机构、控股附属机构、代表处的金融机构,应当对相关分支机构、附属机构、代表处开展更加严格的社会审计。

审慎考虑与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关系;已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关系的,应当进行重新审查,必要时终止与其建立的代理行关系。

这些内容在此前的《管理办法》中未明确提出。

关于新增内容,《征求意见稿》还提到,金融机构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或者与客户业务存续期间,怀疑客户存在组织批量或分批开立账户、出租出借或买卖账户或者其他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情形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开户,或者根据客户及其申请办理业务的风险状况,采取延长审查期限、强化尽职调查等措施。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完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上,征求意见稿体现出,一是结合当前金融业务实践更新各金融行业客户尽职调查的适用情形及措施;二是在法律规定基础上,明确金融机构与客户业务存续期间的尽职调查要求;三是参照反洗钱国际标准,明确受益所有人、高风险国家(地区)和应加强监控国家(地区)、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高级管理人员、代理行业务及类似业务、汇款业务等尽职调查有关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财经   央行   批量   现金   部门   客户   金融机构   尽职   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   业务   代理行   措施   风险   此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