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收割中产的高端餐饮闭店,老板疑跑路,有人76万储值款打水漂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从“南京顶流网红”到"欠费停业",一场高端餐饮的泡沫破裂。


2025年9月的南京,秦淮河的晚风依旧裹着桂香,但老门东的青石板路上,一处熟悉的朱红门扉却始终紧闭,玻璃上那张“内部调整、暂停营业”的告示格外刺眼。



这里是曾经让无数南京人骄傲的“民国红公馆”老门东店,而类似的场景,正同步出现在夫子庙、大行宫、河西金奥等多家门店里。



有的门店大门甚至还被电力公司贴上了“欠费停电通知书”、“燃气欠费停气通知书”。



作为南京唯一同时拥有“米其林+黑珍珠+大众点评必吃榜”三重认证的餐饮集团,“民国红公馆”的闭店消息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餐饮圈激起层层涟漪。


这场突如其来的闭店消息,不仅撕开了一个地方头部餐饮品牌的经营裂痕,更折射出高端餐饮行业在光鲜榜单背后的集体困境。



老板疑似“圈钱跑路”

消费者76万打水漂


提起红公馆,南京人的记忆里总带着几分“仪式感”——亭台楼阁的中式建筑,气派的民国贵族风格,身着中式服饰的服务员,每一个细节,都最大限度保证了原汁原味的民国范儿。


作为2009年创立的本土品牌,它精准抓住了淮扬美食和金陵文化的稀缺性:用尽显民国气质的场景化体验把“吃淮扬菜”变成了“拍民国照”,把“金陵味道”包装成了“高端社交符号”。



这种差异化定位让红公馆在南京餐饮圈迅速崛起。


作为红公馆集团旗下的紫金山院,在高端餐饮领域成绩斐然,3次获得黑珍珠餐厅荣誉,今年4月,又在江苏省米其林榜单发布时荣耀入选,是南京餐饮界妥妥的闪耀明星。



6月25日,民国红公馆(老门东店)也摘得2025 大众点评必吃榜的荣誉。



在南京美食江湖中,红公馆集团是唯一同时斩获米其林、黑珍珠、必吃榜三项权威荣誉的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南京餐饮界标杆。


然而,这份“高光”在今年夏天戛然而止。


7月,有人向相关部门投诉“今年4-6月,红公馆工资未发,职工社保未缴”,引发舆论关注。


之后舆论更是愈演愈烈,8月开始,不断有自称是红公馆员工的人发帖说,老板已经拖欠了几个月工资,店内供货商货款也没有结算。


图源:小红书


而民国红公馆的闭店,最愤怒的莫过于被“预付费”套牢的消费者。


今年6月,红公馆突然推出“充5000送5000”“充10000送10000”的超大额储值活动,宣称“旗下所有门店通用”;8月,又在美团上线“981代1999”的大额代金券,折扣低至4.9折。



这些近乎“赔本”的促销,迅速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有老顾客为“薅羊毛”充了几万块的,更有不差钱的消费者一次性充值了76万元的预付费。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这些“高余额账户”就成了废纸,消费者充值的钱全打了水漂。


一时间,“老板圈钱跑路”的言论甚嚣尘上。



面对舆论风暴,红公馆至今未给出正面解释。唯一的信息是8月18日的声明,但“资金周转问题”的具体细节、欠薪规模、储值退款方案等核心问题,均未披露。



9月7号晚上,一则疑似是红公馆创始人吴总的发声在社交平台上流传,这一张图揭开了红公馆经营背后的真实困局。



从重金投资的“望山街”“行宫”项目折戟,到负债经营下的员工欠薪、内部管理的漏洞百出,再到妻子为救公司借高利贷反被套牢的悲剧。


每一个细节都让外界对这家“高端餐饮标杆”的陨落有了更痛彻的认知。


据此前南京商业地产商会的文章报道,望山街项目整体投资达到3000万。


图源:南京商业地产商会


9月5日,红公馆老门东店新增了一份函告,由南京门东历史街区管理有限公司张贴,显示红公馆应于2025年7月29日前支付租金及其他相关费用,但至今没有收到款项,已达到解约租赁合同的条件。



如果9月8日前,红公馆仍无人前往对接,老门东的这扇朱红大门,终将彻底关闭——连同那些未用完的充值卡、未结清的欠薪,以及南京人对一家“老味道”的最后记忆。


红公馆的闭店故事,本质上是一场“理想主义”与“现实法则”的碰撞。


吴总想打造的“金陵文化餐饮标杆”,最终输给了投资失败的巨额亏损、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管理混乱的内耗,以及家庭悲剧的雪上加霜。


如今会员挤兑潮愈演愈烈,企业现金流骤然断裂,红公馆能否挣脱危机、实现“起死回生”,当前来看仍是未知数。


高端餐饮的“脆弱性”集中爆发


红公馆的崩塌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由“成本失控+客群萎缩+模式隐患”共同推动的连锁反应。


红公馆的“高端”,本质上是“烧钱堆出来的”。


红公馆的创始人原是一个出生在餐饮世家的广告人,对于店的选址和设计简直吹毛求疵。



在南京长江路庄严的总统府旁寸土寸金的两幢民国建筑中,红公馆便重金拿下了其中一幢民国军官别墅。


红公馆的夫子庙店,在寸土寸金的秦淮河畔,他们把几乎一半的底层面积做成了一个艺术馆。



“如果你说这里的建筑很有趣,我们在设计、装修和租金上是不计成本的。”这是创始人妻子“歌子”在采访中说的话。


今年7月开的民国红公馆新店,更是选址于紫金山麓,5A级景区钟山风景区内,与紫金山院共享一片青山。


不仅门店选址舍得砸钱,在装修上,更是“毫不吝啬”。


民国红公馆的门店装修风格强调“民国复古”——黑钢板与珊瑚红大理石制作的旋梯、深色木框里镶嵌瓷砖和镜面、黄铜制的家具、器具......



光是这些成本的叠加,就足以让红公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至“薄如刀刃”。


更何况,近年来高端餐饮承压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消费理性浪潮下,商务宴请、高端聚餐等“仪式性消费”需求收缩。


近日,在广州经营了5年多的米其林一星餐厅“Rêver·玥”传出闭店的消息。


“由于市场整体不景气、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最终作出了闭店的决定。”


还有好利来集团总裁联合北欧厨师Esben Holmboe Bang开的一家人均1万元左右的餐厅EHB,也宣布闭店了。



这些餐厅的告别,都将当下高端餐饮的集体困境摆在了聚光灯下。


如今的年轻客群更倾向“轻奢平替”,他们吃环境,但不愿为“过度溢价”买单,导致高端餐厅的翻台率与客单价双降。


此外,红公馆的“预付费+会员储值”模式,则是其自身埋下的“定时炸弹”。



依赖“预付费+会员储值”快速回笼资金,一旦扩张速度超过实际运营能力,资金链就会变成“走钢丝”。


还有一点就是步子迈太大了。


从人均百元的公馆咖啡到千元级的紫金山院,红公馆的多品牌布局看似覆盖全场景,实则对供应链、管理半径提出了更高要求,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危机。



从“面子工程”到“里子生存”


红公馆的闭店,本质上是高端餐饮行业“去泡沫化”的典型案例。它警示所有依赖“高装修、高客单价、高预付费”的餐饮品牌:


首先,“高端”的核心是“不可替代性”,而非“价格虚高”。


消费者愿意为独特的体验、稳定的品质、有温度的服务付费,但是不会为了华丽的装修和空洞的文化标签买单。


与其在装修上砸钱,不如深耕菜品研发;与其用“民国风”包装,不如讲好“食材溯源”的故事。



其次,轻资产比重扩张,更重要。


高端餐饮的“高端”需要时间沉淀,盲目开分店只会稀释品牌势能。


与其追求门店数量,不如聚焦单店运营——把一家店做成“百年老店”,远比开10家“半年就关”的店更有价值。


最后,合规是底线,信任是生命线。


预付费模式本身无可厚非,但必须严格遵守资金监管规定,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任何“透支信任”的操作,终将被市场反噬。



老门东的红公馆招牌依然醒目,只是玻璃门内的灯光不再亮起。


这场风波终会过去,但它留下的警示不会消失:高端餐饮的魅力,从来不是靠几张榜单、几句口号堆砌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扎实实的品质、明明白白的信任、稳稳当当的经营。


当潮水退去,真正能留在岸上的,永远是那些敬畏市场、尊重消费者的“长跑者”。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美食   中产   打水   老板   餐饮   公馆   民国   南京   紫金山   品牌   消费者   金陵   夫子庙   餐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