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刚开始,中国发布的一组数据,让西方国家坐不住了!

还记得当年欧洲搞“伽利略”计划,中国掏了巨资想入伙,结果最后硬是被排挤出去。至于美国的GPS,更是仗着技术垄断,动不动就搞“信号降级”,让多少国家敢怒不敢言。


但今年国庆第一天,高德地图发布的一组数据,直接让西方国家坐不住了——

日活跃用户数冲到3.6亿,基于北斗系统的日定位服务调用量,首次突破1万亿次!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球每人都调用过至少100多次,高德一天支撑的导航总里程超过90亿公里,绕地球20多万圈。

这数字背后,是中国北斗系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铁证。


不得不说,西方不愿看到的,终究发生了。

过去几十年,GPS在全球一家独大。欧洲“伽利略”进度拖沓、俄罗斯“格洛纳斯”信号不稳。美国以为可以一直垄断下去。

没想到,中国硬是从零起步,把北斗建成了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如今,北斗不只在天上,更在地下、在车里、在每个人手中。

比如高德推出的“AI领航”功能,结合北斗高精度定位,能提前识别车道变化、路口结构,甚至能在危险发生前几秒,通过“鹰眼守护”系统向后车发出预警。

再比如“卫星求救功能”,没信号的地方也能靠北斗发送定位,救人于危难之间。

还有更接地气的“扫街榜”,把用户真实行为变成消费参考,重构线下信用体系——这些,都是西方导航系统没做到、甚至没想过的“民用深度”。



看着北斗长起来,美国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最初他们觉得中国搞不出来,搞出来也达不到军用精度;后来发现不对劲,又开始限制芯片、施压盟友“别用北斗”。

结果呢?中国不仅搞出来了,还实现了厘米级定位、全球短报文通信等GPS都没有的功能。现在连中东、非洲、东南亚国家都主动接入了北斗

美国最怕的不是技术被追平,而是中国正用“北斗+高德”这种模式,把导航从“定位工具”升级为“空间智能基础设施”。

欧洲呢,当初把中国踢开,现在反被甩开。

当年把中国踢出“伽利略”项目,欧洲可能还觉得自己很聪明。现在回头看,那等于亲手逼中国走上完全自主的路。

如今“伽利略”还没完全组网,北斗已实现全球服务、在轨备份、多频复用。更关键的是,北斗已经通过高德这类平台,渗透到打车、外卖、救援、交通调度等上百个生活场景。

欧洲大概没想到:当初不带中国玩,最后连民用市场的大门也被中国撬开了。


很多国家,已经在开始悄悄用起了北斗导航。

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过去这些国家导航系统基本绑定GPS。但现在,他们也开始悄悄兼容北斗。

为什么?因为北斗不只免费、稳定,还更安全,而且在关键时刻,不用再看美国脸色。

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斗已成为建桥、修路、采矿的首选系统。这不是政治站队,而是实用主义选择:中国的系统,确实更好用

回头看,中国在卫星导航这条路上走得确实艰难,但每一步都踩得很扎实。从被排挤、被封锁,到独立组网、民用爆发,再到今天用北斗守护普通人的人间烟火,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情景,终究是成真了。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科技   中国   国庆   数据   北斗   伽利略   欧洲   美国   系统   国家   全球   导航系统   信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