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620)秋味入糕:一块桂花糕里的江南诗意

#每天一道家常菜#

​今年的成都,桂花开了三轮,几场秋雨过后,巷口的桂树便攒足了劲儿开花。细碎的金桂缀满枝头,风一吹,连空气都裹着清甜的香气,落在衣襟上、窗台边,勾得人心里发痒——这时候,最该做一块桂花糕,把整个秋天的温柔都藏进方寸糕点里。

做桂花糕的第一步,是与桂花的“初见”。不能用市面上现成的干桂花,少了几分鲜活气,得自己去摘。找一棵长势繁茂的金桂树,铺块干净的布在树下,指尖轻轻捏住花苞,稍一用力,金黄的小花便簌簌落在布上,带着刚从枝头摘下的水汽。摘回来的桂花要仔细打理,挑去混在其中的小枝小叶,只留完整的花瓣,再用清水轻轻淘洗。洗的时候动作要轻,像对待易碎的珍宝,洗完后铺在竹筛上沥干水分,阳光透过筛眼洒在花瓣上,不一会儿就漫出淡淡的桂香,这是属于秋天的香气。

接下来是粉类的调和,这是桂花糕口感的关键。准备两个白瓷碗,分别盛入粘米粉和糯米粉,比例要严格按照3:1来配。粘米粉能让糕点更有韧性,不粘牙;糯米粉则带来软糯的口感,二者缺一不可。将两种粉倒入大盆中,用手轻轻搅拌,让粉粒充分混合,指尖划过粉末,能感受到细密的触感。随后加入糖粉,糖粉要选细腻的,这样更容易与粉类融合,不会出现结块。加好糖粉后,继续用手翻拌,直到粉中带着均匀的甜味,凑近闻,能闻到米粉的清香与糖粉的甜香交织在一起,这是第二重香气。

加水的环节最考验耐心,也是新手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不能一次性加太多水,要像给花浇水一样,一点点往粉里洒,边洒边用手抓匀。理想的状态是,粉末能捏成团,轻轻一碰又能散开,像松松软软的雪粒,绝对不能揉成团,否则蒸出来的糕会发硬。抓匀后,要过筛,这一步是为了让糕体更细腻。准备一个细孔筛子,将混合好的粉一点点倒入筛中,用勺子背轻轻按压,让粉粒透过筛孔落在碗里,遇到结块的地方就停下来,用手捏碎再筛。过筛后的粉像云朵一样蓬松,阳光照在上面,泛着淡淡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多闻几口。

蒸糕的准备工作同样不能马虎。选一个浅口的瓷盘,盘底垫一层干净的纱布,纱布要提前浸湿再拧干,这样糕蒸好后不会粘在盘子上。如果有圆形的小模具,就把模具放在纱布上;没有模具也没关系,直接用盘子也能做出大方得体的桂花糕。将过筛后的粉缓缓倒入模具中,倒的时候要均匀,不要让粉在模具里堆积。然后用勺子背轻轻压平表面,力度要轻,像抚摸猫咪的爪子一样,只需要让粉粒之间稍微贴合,不需要压得太紧,否则蒸出来的糕会失去松软的口感。

蒸糕的过程,是香气逐渐浓郁的过程。锅中加水,大火烧开,等水蒸气充满蒸锅后,将盛有粉的盘子放入蒸锅中,盖上锅盖,计时3分钟。这3分钟是让粉粒初步定型,此时蒸锅缝隙里会透出淡淡的米粉香,让人忍不住频频看向蒸锅。3分钟后,打开锅盖,快速在糕的表面撒上一层新鲜的桂花,桂花要撒得均匀,每一口都能吃到桂花香。撒好桂花后,继续盖上锅盖,蒸10分钟。这10分钟里,香气会越来越浓,从厨房飘到客厅,再飘到门口,路过的邻居都会忍不住问一句:“是不是在做桂花糕呀?真香!”蒸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锅盖上的水珠滴在糕的表面,否则会让糕体变得湿软,影响口感,可以在锅盖内侧铺一块干净的纱布,吸收水珠。

10分钟后,关火,先不要急着打开锅盖,让糕在蒸锅中焖1分钟,这样口感会更细腻。焖好后,打开锅盖,一股浓郁的桂香和米粉香扑面而来,糕的表面泛着淡淡的金黄色,点缀着细碎的桂花,看起来就十分诱人。用筷子轻轻戳一下,糕体有弹性,不会塌陷。

把桂花糕放进盘子里,再撒上一层新鲜的桂花或是桂花蜜,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拿起一块放入口中,首先尝到的是桂花的清甜,接着是米粉的软糯,口感松软却不粘牙,甜而不腻,每一口都能吃到桂花的香气,仿佛把整个秋天都吃进了嘴里。坐在窗边,晒着秋日的暖阳,吃着自己做的桂花糕,再喝一杯菊花茶,日子就这样慢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美食   江南   碎碎   诗意   锅盖   蒸锅   米粉   口感   香气   纱布   模具   表面   盘子   均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