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陈长捷被我军俘虏后无脸见人,李天佑问:你还认识我吗?

1949年,东野攻城的第二天,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便成为了我军的俘虏。

他被俘时颇为狼狈,当时他正在天津地堡下指挥战斗。结果他刚放下电话筒,转身便见到我军战士破门而入,拿枪对准了他。

被押走时,为了掩饰自己的狼狈,他还特意压了压帽檐。

没多久,一位“老朋友”便找了过来,对方笑着问他:“你还认识我吗?”

陈长捷是什么反应?他与这人又有什么渊源?

天津解放前夕

1949年,在我军的强势进攻下,国民党失掉了东北,淮海陷入危机,西北也受到了重创,最后的压力则转移到了傅作义身上。

老蒋命他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华北,防止东野南下。

面对我军大军压境,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可谓是感受到了犹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但摆在他面前的,依旧有三条退路:要么西撤回到晋绥,要么南下与蒋军主力会合,要么与我军进行和谈。

任谁看来,在当前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局势下,选择第三条路才是最明智的。

然而,傅作义却还是愚忠地选择了坚守到底,故意借着谈判的机会拖延时间。

而我军见他在谈判时犹犹豫豫、推三阻四,也自然明白了他的心思。为了早日促成北平和平解放,我军决定给他下几剂“猛药”。

我军先是以一招围点打援,歼灭了傅部主力35军,然后又命东野秘密入关,包围了天津。

这下傅作义可谓是压力骤增,再也没办法打“马虎眼”了,直接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

时至今日,傅作义依旧没有投降的打算,毕竟他在天津、北平部署的兵力也不是闹着玩的。

光是天津一个城市,便部署了大片明堡、暗堡以及数不清的火力点与地雷阵,又有他最信任的爱将陈长捷坐镇,可谓是固若金汤。

在他看来,东野刚打了辽沈战役,现在又一刻不歇地跑到了关内,战斗力肯定不比以往,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

然而,就当他还在掂量的时候,慌乱中的陈长捷也给他打来了电话。

可以说,此时陈司令官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傅作义小。

强有力的攻势

一开始东野在将天津包围时,采取的是“围而不打”的战术,打算先从心理上击破敌人的防线,迫使其与我军进行和谈。这叫“先吃肉,后啃骨头”。

之后,我军便写信给陈长捷,劝他放下武器,和平解放。

结果,原本还有些慌的陈长捷竟然将此举当成了我军的“示弱”。

他仗着自己的部队全副武装,防御工事又固若金汤,对我军的好言相劝视而不见,像他的上司一样拖拖拉拉,只想着再拖延一点时间。

我军已经仁至义尽,见他如此冥顽不灵,东野当即决定用拳头说话。

总部将此次战斗任务交给了刘亚楼将军。在战斗发起前,毛主席考虑以三天为期限,然而传到东野总部,首长们又将三天改为了两天。

岂料,刘亚楼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他当即跟上级下了军令状,表示最多只要三十个小时,就能攻取天津。

陈长捷万万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防御工事,竟然在我军眼中这样不堪一击。

1月14日,我军正式开始了攻城。不到两个小时,敌人的数百堡垒基本上就被我军毁得差不多了。

陈长捷哪里见识过东野部队的威力,当即被吓了一跳。

眼看城门马上就要被攻破,他一边指挥86军军长刘云瀚拼死抵抗,一面给傅作义打去了电话,向他征求意见。

在他看来,如今向我军投降,还是能被宽大处理的。

结果傅作义说什么?他没给陈长捷退路,而是表示“只要坚定地守住,就有办法!”

那陈长捷也只有唯命是从了。

到了上午10时,我军直接集中了千门火炮同时向天津城开火,陈长捷等人只好躲到了地下室指挥作战。

结果,就在第二天上午九时,陈长捷发布完最后一条指令,转身便见到了拿枪指着他的几名解放军,旁边还有一个为他们指路的国民党士兵。

这时一个名叫“邢春生”的排长大声问道:“谁是陈长捷!”

见没人上前,陈司令官只好上前一步,举起了双手。

随后他便在我军的押解下,走出了地下室。而他昔日的下属就站在两旁,看着他狼狈的模样。

陈长捷只感觉没脸见人,用力压了压自己的帽檐。

被关进监狱后,陈长捷几次三番要求与东野首长谈话,但负责看守他的朱绪庆战士却严肃拒绝说,他现在只是我军的俘虏,已经没有资格谈了。

不过,考虑到战俘的情绪问题,我军还是派了三十八军军长李天佑过去。

当陈长捷见到来人后瞬间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故人。而李天佑则笑着问他:“你还认识我吗?”

陈长捷见对方还记得自己,当即羞愧地低下了头。

与老熟人重逢

原来两人的交集是在抗战时期,那是在1938年的夏天,当时日军正在向晋西南方向进攻。驻守在附近的正好是陈长捷的国军部队,以及李天佑的独立旅。

在午城镇战斗前一晚,李天佑特意邀请陈长捷到杨得志那里吃饭,打算和他一起商谈作战的配合问题。

结果,他刚挑起话头,陈长捷便口口声声唠叨着这仗打不了、敌人太强大了,他只一心想往黄河南部跑。

虽然李天佑两人一直在耐心劝导他,为他分析形势,但他却始终不愿配合,态度也不好。

当时他手上的部队足足有几万余人,远比李天佑还要多。可堂堂一个晋绥军军长,竟然到了“谈日色变”的程度。

这顿饭吃到最后,他们也没商量个所以然来,而从那以后,李天佑也再也没见过他。

后来战斗打响后,李天佑便听说陈长捷脱离部队跑了,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清楚。

或许是陈长捷也知道自己当初做了亏心事,如今又成了我军的俘虏,十分丢脸,所以在李天佑和他打招呼时,他只低头不语,一句话也不说。

李天佑也没有为难他,只是规劝他好好改造,便离开了。

不久后,陈长捷便被送进了功德林。出乎意料的是,他非常配合我军工作,改造的态度也非常积极。

管理人员说,陈长捷自费买的有关马列的书。一开始他只是好奇我党的思想,后来读着读着竟然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再后来,每次劳动时他都争着抢着干,从不喊苦喊累。

不过有一点,他对我军同志的态度非常好,但对前来探望的傅作义却怒目而视。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当时是傅作义命令他坚守不投降,后来傅成了起义将领,而他却成了战犯。换作谁都会心里不平衡吧。

后来傅作义也非常愧疚,于是在1956年,他便多次向中央求情。

当时我军也有意愿对表现好的战俘进行宽大处理,所以到了1959年,陈长捷成为了第一批被特赦出来的战犯。

此后他便与傅作义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而他也一直铭记着我党对他的宽容与厚待,将余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天佑   我军   俘虏   北平   晋绥   防御工事   军长   天津   部队   压力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