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李立群回河南老家上坟,和亲侄子一家团聚,亲人墓前泪流满面

一直以为李立群老爷子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说话也是带着浓重的台湾口音。

没想到他居然是血脉正宗的河南人,就在9月2号这天,他回到了河南农村老家上坟,在墓前一次次呼喊着亲人,虔诚的声音令人动容:

““立群,年龄也大了,不一定年年能回来””

跪下磕头那一幕泪目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永远的根,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李立群老师在荧幕上为我们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角色,深受广大粉丝的喜爱。

今年已经73岁的他在22年的时候就宣布退休,不再出现在台下。

李立群经常会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在今天在9月2号,他发出一条自己回河南老家上坟的视频,才仅仅4个小时就获得了4.8万点赞,7千多人评论。

可能是因为是老年人不怎么会用手机,这次他拍出来的视频格外的模糊,但是也显得格外真实。

李立群坐在副驾驶,而开车的就是他的亲侄孙,管他喊二爷。

老头想到马上回到老乡了,还异常的兴奋指着路牌说道:“看到没有,看我们到哪了?到家了,孟州市区!”

李立群一路风尘仆仆,饥肠辘辘的他此刻最想吃一碗老家的凉粉。

父亲从他小时候就经常念叨这一口,天天心心念念,而李立群同样也最爱这个味道。

他回忆起当年父亲第一次带他回老家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和姐姐一起吃的凉粉:

“除了孟县,其他地方都不是这个味道”

中午一点多的时候,爷孙两人停车来到了路边的凉粉店,他大快朵颐道:“馋这个老半天了”

现在农村发展非常迅速,李立群指着路边一个房子,骄傲得说道:“这就是我侄子开的工厂”

而一转弯就是侄子家了,二层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有专属的停车位。

老爷子看着门口停的老头乐,当时眼睛都直了:“好想开个这个车,这个好玩”

而眼前这个站在院子里的中年人就是他的亲侄子。

全靠着这些老家的亲人们维系,他才能寻到自己的根在哪里。

才休息没多久,李立群就由侄子的指引下,来到了夹在一片花生地中间的祖坟。

河南都是耕地,所以管的比较严不让土葬立碑,都在自家地头上意思一下。

家里的后代要持续祭奠,否则,经常就找不见地方了。

很多河南人祖上42年逃难颠沛流离,都留在了外地。

死前给后人交待一定要落叶归根,埋回自己村里。

李立群的父亲和姐姐的骨灰就是留在内地的大哥和侄子专门赶赴台湾,抱着回了河南老家下葬的。

在外漂泊的游子都一样。

走得再远,家永远是一根扯不断的线。

李立群奶奶下葬的时候,就是一片土堆,直到他父亲也埋在这里的时候,才种上了柏树。

如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当初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得亭亭如盖。

他一边烧纸,一边呼唤着亲人:“爸爸,奶奶,大哥大嫂,大伯大娘,利群来给你们上坟了”

李立群虔诚得跪倒在地,头就埋在这片黄土地上,久久不愿起身。

他嘴里还小声的念叨着对亲人的思念,一边说话还一边抽泣着。

将手里所有纸钱一张一张投进火里面以后,深深的拜了三拜后,他才缓缓起身。

随后侄子才紧随着他的脚步,开始上坟,而他在旁边还贴心的提醒道:“小心,别烧到头发”

李立群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慨道:“今天特别想我爸爸,特别想他,越想他越觉得自己像他”

年纪越大能体会到到老爷子的心情,年轻的时候对上坟没感觉,人越老越思念那些逝去的亲人,越对上坟有种执念,越相信逝去的亲人会有感知。

李立群想着以后每年都从台湾过来上坟,但是随后语塞道:

“我不知道我以后是不是还有体力,但是只要心血一涌,非回家不可”

在祭祀结束后,李立群和一大家子人团聚一起吃饭,虽然许久没见,但是他却能清楚的说出,每一段血缘:“这是和我一个高祖父的,这是我亲侄子侄女,这是叫我姥爷的”

随后亲人们都说河南方言,但是丝毫没有沟通的障碍。

看到这个热闹的一大桌亲人,他终于一洗内心的悲伤:“我们这一家子够大的吧”

李立群也是酒性大发,忍不住和亲朋好友推杯换盏。

虽然只在家乡停留了一天,但是他也是安心了不少。

黄河两岸的上坟每年有四次,春节,清明,阴历七月十五,阴历十月一日,其他地方可能十月一日是不上坟的。

所以,重视上坟祭祖,其实更多的是维持血脉延续和民族凝聚的仪式。

李立群都70多岁的老人出生在台湾生活在台湾,能想着回到爸爸的老家上坟,也是情深义重了。

祝愿李立群老师能够永远身体健康,台湾早日回到在祖国怀抱,游子想要回家能随时随地可以回。

资料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娱乐   河南   侄子   泪流满面   老家   墓前   亲人   演员   李立群   台湾   父亲   凉粉   老爷子   河南人   阴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