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签万亿大单,“老朋友”求中国创沙漠奇迹,一个敢想,一个敢干

.


中国和沙特,又要一起“干大事”了。


10月底,中国水电五局完成了国王港项目P4包,最后一座陆域建筑的交接工作。


作为沙特“2030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被业内称之为“海洋巨无霸”的超级项目,占地面积超11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千五百七十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与此同时,沙特还和多家亚洲开发商签署了协议,预计推动超过2.4万套住宅,在未来5年内,将要实现住房自有率突破70%的目标。


有人说,这根本就是沙特的一场豪赌。


不过,沙特既然想用“2030愿景”去豪赌一场经济转型,那咱们中国就用强大的基建实力扛起重任、做好后盾。


如此一来,沙漠变绿洲、愿景变实景,就不只是说说而已。



近日,一条关于“沙特计划在350米高空,打造全球首座空中体育场”的视频冲上热搜榜。



视频中的这座体育场,宣称场馆内一切均由可再生资源供电,而且能够同时容纳4.6万人。


消息一出,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但实际上,视频中这座“空中体育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此前沙特“2030愿景”计划中,“The Line”线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Neom新城的核心项目,“The Line”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的雄心,区别于传统平面城市的布局,它是由两座高达500米的平行摩天大楼,沿着既定路线延展而成的一座长达170公里的线性城市奇观。


除了“The Line”,又一个关键项目——Oxagon港口,也开启了地面工程。


根据规划,第一期工程建成之后,可以容纳约20万居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消防站、学校等公共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城市的运转也得到了全方位支撑。


可是沙特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呢?


答案就是,石油这碗“饭”越来越少了。


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沙特所拥有的资产中,接近90%的财政收入都是来自它们天然的石油产业。


但是在2014年和2020年,由于国际油价的两次断崖式暴跌,让沙特在财政方面险些直不起腰。


再加上全球碳中和的浪潮来势汹汹,电动汽车“奔跑”的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沙特必须把转型计划提上日程,否则曾经的“石油国王”变成“沙漠遗产”也只会是时间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让沙特头疼的问题——人口年轻化。


根据统计,35岁以下的人口占比超过70%,这紧迫的就业和住房压力,迫使王储不得不抓紧时间寻找新的突破口以缓解压力。



其实对于沙特来说,经济上的转型已经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单选题”。


如果不能趁现在石油价值还在的情况下,及时将其转换为可持续“滚动”的新资产,那么等到油井枯竭那天,整个国家就将失去强大的经济支柱。


于是,沙特这位年轻的王储亲自制定并推动了“2030愿景”计划,其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前面提到的NEOM新城,就成为该愿景的“灵魂”所在。


说起NEOM新城,它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北京,对外宣称全部是靠可再生能源驱动。


另外,在规划里还有全年滑雪胜地、漂浮工业城,以及那条全长1700米、像镜子般的“The Lin”线性城市。


尽管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很科幻,但是咱们中国工程师已经在红海边上打下了稳固的桩基,目标就是一步步把科幻拽进现实。



那沙特为什么会选择中国?


当初在这个项目刚刚公布的时候,欧美建筑巨头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加钱;德国某公司负责人看完图纸后也表示:“光是‘The Line’的玻璃外墙,价格就要翻三倍。”


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就显得“实惠”多了,不仅在报价上比欧美公司普遍低30%~50%,在工期上还能有效缩短40%,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一条龙”。


欧美企业干个项目通常要分包给七八家公司,可咱们中国从设计开始、施工、到最终的全链条实现打包交付。


对于着急看到成效的沙特来说,选择中国无疑是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但是,这绝对不只是“价格便宜”这么简单。


身为全球基建领域的“实力选手”,中国的基建能力早就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当初为了解决麦加朝觐时,成千上万人的交通问题,中国基建仅耗时一年零四个月,就建造出了一架能在高峰期,每小时运送72000人的麦加轻轨,可以说是用实力创造了奇迹。


如果说麦加轻轨让沙特人民见识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那麦麦高铁就向他们展现了真正的“中国实力”。


那架连接着两座圣城的麦麦高铁,不仅途中要穿过450多公里的沙漠戈壁,还要面临高温、风沙和盐碱地等多重考验,而最终主体的工程部分却只用时60天就完成了。


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项目,让世界对基建行业有了新认知的同时,也让中国坐实了“基建狂魔”的称号。


除了技术方面,沙特更满意的莫过于中国企业的“合作方式”。


比起欧美公司“擅长”在工程以外附加各种条件,甚至有意干涉他国内政的做法。


中国企业就显得专业很多,他们只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深耕”,超出范畴的事情一律不插手。



现在中国和沙特的合作,早已不再局限于以前的建设施工,而是扩展到了能源、生态环境等更大范围的领域。


11月4日,鲁玛Ⅱ和瑞纳亚Ⅱ联合循环电站,顺利在中国举行了安装工程项目合同的签署仪式。


这两座发电站可以说是沙特“2030愿景”计划,转型路上的重头戏。建成后,用电量可以足够支撑约150万户家庭使用,同时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一批循环电站之一。


而这也不光是建个电站那么简单,更是为了沙特以后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还有老百姓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支持。


在治沙这方面,中国更是直接把自己独特的看家本事“麦草方格”固沙技术带了过去,吸引了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观摩。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光伏治沙”技术。


大面积铺设的光伏板不仅可以用来发电,板子自身还能够有效遮挡住风沙,可以大幅度降低地面温度,为下面的植被创造了一个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



这套打法巧妙地把新能源和生态改造结合起来,刚好和沙特想改造沙漠环境、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完美契合。


除此之外,沙特方面总共花了1.1万亿美元用来建设基础设施,这一举动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如今在NEOM新城的项目工程中,中国企业的踪迹已经随处可见。从华为5G的网络到阿里云的智慧城市,再从中铁的地下轨道到隆基的海上光伏。



中国此举简直是把整个NEOM项目所需要的技术全部一起“打包”送来,真正实现了“一条龙服务”。


但其实,这场规模高达千亿级别的合作,不单单只是为了实现互利共赢,更重要的是为了全球合作树立典范。


随着NEOM项目进一步推进,我们都将成为时代的见证者,亲眼看见一片“人间荒漠”如何被打造为一座“科技新城”,同时也见证中沙合作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新的传奇。


- END -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 《沙特沙漠造梦,打造现实版“星际穿越”,唯独押宝中国》

2.《环球时报》:《沙特,正在蜕变》

3.新浪财经:《沙特9250亿美元主权基金转向,巨型项目延期后重塑投资版图》

作者:晚晚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中国   老朋友   沙漠   奇迹   沙特   项目   基建   麦加   新城   城市   石油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