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瓶难求到价格暴跌!中秋也救不了场,茅台为啥割不动年轻人了

国庆假期刚过,市场便显露出不同以往的迹象。

往年此时,茅台、五粮液、中华烟这类硬通货往往争相涨价,今年却价格下行、销量遇冷。

茅台价格从2999元跌至2599元,五粮液第八代跌破800元,中华烟单盒价格从60元降至50元,假期前三天销量较去年减少超五成。

货架上的月饼礼盒无人问津,几块钱一个的散装月饼反而更受欢迎。

鸡蛋每公斤仅售8.8元,尚未上市的大闸蟹单价已跌破100元/斤,唯有降价后的特仑苏牛奶销量翻倍,增长近一倍。

大众并非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不再盲目花钱。

年轻人对高度白酒的接受度大幅降低,00后群体中仅有约12%会接触高度白酒。过去家庭聚餐时,每人平均要花300元购置白酒,如今已普遍换成啤酒。

吸烟人群的消费也在收缩,三成烟民减少了吸烟量,这一方面源于烟盒上健康警示图的尺寸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也因禁烟区域持续增多。

月饼市场则因政策监管迎来变化,包装被严格限制在三层以内,且禁止使用金银箔材质,78%的消费者因此直接选择散装月饼。

在乳制品消费中,75%的人会主动比价,60%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品质优良且价格实惠的品牌。如今的消费者,不再为品牌溢价买单,更多的是关注产品本身是否物有所值。

推动市场发生这一系列转变的,背后有三股关键力量,首先就是政策监管的强化,针对高价月饼,四部门联合出手规范。

烟草领域,每支香烟的批发环节加征1分税,室内吸烟的罚款金额也有所提高。

还有市场供给的充足,山东、河北等地的蛋鸡存栏量较去年增加80%,全国蛋鸡总量达13亿只,鸡蛋供应充足无需囤积。

大闸蟹与各类水果也迎来丰收,商家的库存足以支撑半个月的销售。

最后是消费者观念的迭代,年轻人更青睐加热不燃烧的新型烟草产品,认为其更符合健康需求。

购买大闸蟹时,不再执着于阳澄湖标签,而是优先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

同时,直播带货与社区团购的兴起,也改变了传统消费模式。

相较于日韩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理性消费已成为市场常态。

这种理性消费并非因经济压力而被迫节俭,而是消费者主动选择的“精明消费”。

该花的钱不吝啬,不该花的钱绝不浪费。

商务部指出,这种趋势反而能倒逼企业将重心放回产品本身,摒弃依赖包装与广告炒作的路径。

经济学家则预测,明年市场将逐步进入“量稳价优”的阶段,产品品质会持续提升。

事实上,欧美市场也曾经历过类似阶段,理性消费通常会持续两到三年,而这一时期恰好与经济结构换挡期重叠,最终受益的将是普通消费者。

正如超市理货员观察到的,鸡蛋价格从5元/斤降至4.4元/斤后,这类“便宜又实在”的商品销量增长最为明显。

回溯白酒行业的变化,更能看清这种趋势的影响力。

如果要评选过去二十年中国人心中最顶级的社交货币,茅台无疑是首选。

它聚功能性与社交属性于一身,还具备一定稀缺性,正是这种与众不同让它的价格在漫长时间里始终维持着上扬态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价值。

以飞天茅台原箱产品观之,2005年的散瓶报价仅为每瓶500元,至2023年已逼近3500元。如此显著的价值增长,被不少酒友们称之为“抗通胀的金融神话”。

但这一神话在近期宣告破灭,进入5月后,受市场低迷与政策推动影响,茅台价格持续下跌。

价格跌破这一关口,不仅意味着经销商面临亏损,更象征着茅台在白酒行业的绝对统治力开始动摇。

茅台价格崩盘的背后,是整个白酒行业陷入“量价齐跌”的困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至2024年,我国白酒产量从1358万千升降至414.5万千升,跌幅接近69%。

从供需规律来看,产量缩减通常会推动价格上涨,2023年之前的白酒市场也确实符合这一逻辑,但2023年行业却突然“入冬”。

受疫情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影响,2023年中国白酒消费量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国983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中,约三分之一出现亏损。

2024年,白酒行业开始分化: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表现相对强势,总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1%。

次高端与区域龙头品牌保持正增长;其余白酒企业的营收则普遍下跌10%。

然而,这种分化态势并未持续,2025年白酒市场全面失守,从高端到大众市场均出“价格倒挂”,市售价低于批发价。

在所有白酒厂商中,仅有茅台尝试通过跨界破圈。

推出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等产品吸引年轻人,其他厂商的营销手段仍停留在商务宴请、节日送礼、人情往来的老三样,从未尝试拓展新的用户圈层。

但事实并非年轻人不喝白酒,相反,年轻人对白酒的消费需求正以新形式释放。

洞见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白酒在年轻人饮酒品类排行榜中位列第四,消费占比约30%。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便利店调酒”风潮的兴起。

所谓便利店调酒,是指用容量50毫升以内的基础酒,搭配任意饮料调制出风味独特的饮品。

由于所需材料包装小巧,在便利店即可买到,因此得名。

这种玩法自2021年在网络上出现后,迅速在年轻群体中走红,近两年更是爆发式增长。

711名创优品等连锁零售品牌,为迎合这一需求,纷纷在店内推出自调酒套餐。

而在这类调酒中,白酒、伏特加等蒸馏酒是常用基酒,这也间接带动了年轻人对白酒的消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白酒行业的“老龄化”。

不仅是消费者群体的老龄化,更是企业运营思路的固化。

即便茅台在年轻化尝试中收获了一定热度,但由于这些跨界产品未能显著带动公司营收增长,最终也选择收缩相关业务。

因此,并非年轻人抛弃了白酒,而是白酒企业因循守旧,不愿投入时间与资源开拓青年客群。

但青年群体对白酒的需求不会随着行业衰退而消失,尽管目前他们的消费习惯尚未形成规模化经济价值,但他们的偏好代表着产业的未来。

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终将有一家能“看见年轻人”的白酒企业应运而生,而这一天或许已不再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茅台   中秋   年轻   价格   白酒   市场   消费者   月饼   销量   行业   年轻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