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秒定江山!中国飞人绝杀时刻引爆大阪夜空


2025年5月11日傍晚六时许,大阪长居体育场的聚光灯打在第八赛道。当24岁的徐卓一弯腰撑地时,呼啸的夜风裹挟着观众席的呼喊声,将这个上海小伙的指尖吹得发凉。谁都没想到,这场原本被视作日本选手卫冕战的110米栏对决,即将上演中国田径史上最惊心动魄的逆转剧本。


栏架间的速度博弈


作为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的黄金分站,大阪赛场向来是短跨项目的修罗场。当晚聚集了包括日本新生代栏王野本周成、法国新锐杜波依斯在内的八位顶尖高手。转播镜头扫过时,主场观众特意给第四道佩戴红日头巾的野本亮出巨型应援旗——这位刚在巴黎奥运刷新亚洲纪录的选手,赛前豪言要在家门口创造13秒10的新神话。


此时站在媒体混采区的中国记者们,正捏着赛程表低声讨论:"小徐这次能进前三就是胜利""听说前两天适应性训练时起跑器出过问题"。毕竟在三天前的训练日志里,徐卓一连续三次试跑都出现打栏失误。


逆袭者的淬火之路


生于黄浦江畔的徐卓一,骨子里流淌着上海弄堂少年的倔强。十二岁那年,他在区运动会跳高架上摔断锁骨,却缠着绷带观完整场比赛。后来转攻跨栏,这个总被教练调侃"手长脚长像竹节虫"的男孩,硬是凭着每天加练200次攻栏动作的狠劲,在十七岁那年叩开孙海平教练的训练营大门。


2023年堪称他的破茧之年。从重庆大奖赛雨中夺冠时跪地嘶吼,到杭州亚运会领奖台上与谢文骏相拥而泣,这个习惯在赛前用钢笔抄写《孙子兵法》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留下金句:"跨栏是和自己较劲的艺术"。即便去年巴黎奥运会止步半决赛后遭遇网暴,他仍在训练馆挂出毛笔字横幅——"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决胜栏的毫厘之争


决赛枪响瞬间,转播镜头捕捉到戏剧性一幕:右侧赛道的西班牙选手抢跑被罚下,现场响起刺耳召回铃声。重新站上起跑器的徐卓一深吸口气,将目光投向第十栏后的红色计时器。当发令枪二次轰鸣,0.167秒的起跑反应时让他瞬间落后半个身位。


前三个栏架的角逐宛如慢镜头回放:野本周成行云流水般的攻栏节奏引发日媒解说席阵阵欢呼,法国名将杜波依斯的银色钉鞋在灯下划出残影。转折发生在第七栏,徐卓一标志性的"剪刀腿"技术开始显威——这种牺牲部分过栏高度换取触地速度的绝技,让他在八米宽的赛道上刮起红色旋风。


最后的直道冲刺犹如武侠片中的决战时刻。当两道身影同时压线的刹那,现场大屏幕的数字让整个体育场陷入死寂:13秒23!中国选手以指甲盖宽的差距绝杀夺冠,这个成绩不仅刷新赛会纪录,更让徐卓一成为继刘翔之后第二位在同赛季包揽洲际赛冠军+世锦赛资格的中国栏王。


薪火相传的飞人精神


赛后混合采访区,浑身湿透的徐卓一接过志愿者递来的国旗时,突然转身指向看台某处——那里坐着专程观战的刘翔。"2007年大阪世锦赛,翔哥在第九道创造'黄色奇迹',今天我算是续写了这份传承。"他笑着展示手机屏保,那是刘翔十二年前给他签名时写的寄语:"跨过去,前面是片天。"


这场胜利带来的涟漪正在持续扩散。国家田管中心连夜召开研讨会,计划在青少年训练中推广"徐卓一式攻栏节奏模型";上海体育学院则收到上百封跨栏苗子的自荐信。正如央视解说员于嘉在直播中感慨:"从刘翔到谢文骏再到徐卓一,中国短跨的接力棒从未落地。"


此刻的大阪湾吹来初夏暖风,混着塑胶跑道特有的焦灼气息。当徐卓一站在领奖台咬住金牌时,谁都能看见他护腕上绣着的两行小字——那是他最喜欢的《庄子》句子:"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对于刚满24岁的中国飞人来说,这个沸腾的夜晚既是圆满句点,更是伟大征程的冒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体育   大阪   江山   飞人   中国   夜空   时刻   跨栏   起跑器   栏架   赛道   上海   选手   巴黎   法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