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中美俄这三个“大块头”天天在棋盘上博弈,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最近,这三家似乎都回过味儿来了,原来那个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闷声发大财,甚至可以说是在悄悄“吸血”的,是欧洲那帮老牌贵族。如今,这场持续了五百年的盛宴,眼看就要散场,他们欠下的债,也该到期了。
欧洲的富裕是怎么来的?可不是上帝偏爱,是真刀真枪抢来的。
15世纪大航海时代一开,欧洲人就像一群饿狼冲进了新世界。西班牙人踏上美洲,把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文明搅得天翻地覆,他们不种地、不搞建设,就是挖金矿、抢银子,一船一船地往回运。那会儿的欧洲,靠着美洲的金银,一夜暴富。
英国人更狠,搞了个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那片土地上,一边倒卖鸦片毒害咱们中国人,一边把印度的棉花、茶叶垄断起来,赚得盆满钵满。有学者算过一笔账,英国单单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折算到今天,大概是45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天文数字!
法国、荷兰、比利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在非洲、东南亚划分势力范围,抢夺橡胶、钻石、象牙,甚至直接把活生生的人当商品贩卖。欧洲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殖民地人民的血和泪。
靠着这些血腥的原始资本,欧洲才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工厂,这些听起来很“文明”的东西,启动燃料全是靠掠夺来的。当咱们大清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时,欧洲已经用从全世界抢来的钱,完成了科技和工业的升级,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中心”。
这是欧洲欠下的第一笔债,一笔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血债。
殖民时代结束了,欧洲人没法明抢了,怎么办?他们换了一种更隐蔽、更“文明”的方式,继续让别人为他们的好日子“输血”。过去几十年,欧洲人的高福利、慢生活,主要靠着三根“输血管”:美国的保护伞、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中国的世界工厂。
先说美国这根管子。二战打完,欧洲成了一片废墟。美国“马歇尔计划”一出手,上百亿美元砸过来,帮着西欧重建。紧接着,北约成立,美军直接驻扎到了德国、意大利,连核武器都替他们保管着。欧洲国家呢?省下大笔的军费,转身就投进了医疗、养老、教育这些福利项目。说白了,就是美国大兵在前线站岗,欧洲人在后方悠闲地喝咖啡。特朗普之前天天喊着让欧洲交“保护费”,话糙理不糙,这保护伞确实不是免费的。
再说俄罗斯这根能源管子。几十年里,从西伯利亚延伸出的天然气管道,源源不断地把廉价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的工厂和法国家庭的壁炉里。2021年的时候,欧盟进口的天然气里,有45%都来自俄罗斯,价格便宜到让俄罗斯自己都觉得亏。德国能维持住“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俄罗斯这口“便宜气”,不然他们的化工、汽车产业成本早就上天了。
最后就是咱们中国这根管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我们用几代人的汗水,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衣服鞋袜到家用电器,装满集装箱运到欧洲。欧洲人呢?拿着高工资,享受着低通胀,轻松消费着“中国制造”,生活品质节节高。德国超市里80%的日用品来自中国,一个欧洲家庭一年能因为中国制造省下几千欧元,这不是“输血”是什么?
所以你看,欧洲人过去几十年的“神仙日子”,就是靠着这三根管子撑起来的。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甚至还产生了一种幻觉,以为这都是他们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今天,世界格局风云突变,这三根“输血管”,几乎在同一时间,被一根根地掐断了。
第一根,是美国的保护伞不牢靠了。美国现在自顾不暇,国内矛盾重重,越来越不想当这个“冤大头”。无论是谁上台,都在催着欧洲赶紧把军费提到GDP的2%,否则就别想指望美国。美国的意思很明白:要么自己掏钱保卫自己,要么就准备好独自面对风险。这下欧洲慌了,想自己搞“欧洲军”,但钱从哪来?人心也不齐,根本搞不起来。
第二根,是俄罗斯的能源被自己亲手断送了。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轰轰烈烈地要搞能源“脱钩”。听着很硬气,结果呢?2024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暴跌了近八成。欧洲只能硬着头皮去买贵上好几倍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德国的工业电价翻了三倍,巴斯夫这样的化工巨头都扛不住,只能关停工厂,转移产能。老百姓家里的取暖费、电费账单,更是涨得让人心惊肉跳。
第三根,是中国的“世界工厂”正在转型升级。欧洲人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中国不再满足于只生产袜子和玩具。我们开始造电动汽车、搞光伏、研发芯片。当比亚迪的电车物美价廉地开进欧洲市场,大众、宝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欧洲急了,一边喊着“去风险”,一边对我们的电动车搞起了反补贴调查,加征高额关税。
可他们忘了,时代变了。中国反手就对他们的白兰地、猪肉进行调查。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也不再是你想来就来的地方了。德国车企嘴上抱怨,身体却很诚实,宝马、大众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生怕被中国市场和技术甩下。欧洲想卡我们脖子,却发现我们已经长出了自己的筋骨。
三根“输血管”一断,欧洲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现在他们面临的,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危机。
首先是工业空心化。能源成本飙升,生产优势丧失,欧洲的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外流。德国经济熄火,成了G7里唯一的“萎缩国”,整个欧洲大陆都感到阵阵寒意。
其次是福利体系的崩溃。经济不增长,税收从哪来?没钱,还怎么维持那么高的福利?法国马克龙想把退休年龄推迟两年,结果全国闹翻天。德国政府想削减点农业补贴,农民开着拖拉机直接把柏林给堵了。谁都想保住自己的蛋糕,可问题是,蛋糕已经做不大了。
最危险的是社会撕裂和政治右转。经济下行,民怨沸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极端思想抬头。从意大利到荷兰,再到德国和法国,高举排外和保守主义旗帜的极右翼政党支持率一路狂飙。这才是动摇欧盟根基的最大警报。
说到底,中美俄这三家,现在都想明白了。美国要收缩战线,解决国内问题;俄罗斯被逼得只能“向东看”,和我们深度绑定;中国则在坚定地走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大家都不再陪欧洲玩那套“我出钱你享受”的游戏了。
欧洲的困境,本质上是过去五百年“吸血模式”的终结。他们习惯了躺在食物链顶端,靠着殖民掠夺、安全外包、廉价能源和无限市场过着安逸的生活。当这些前提条件一个接一个消失时,衰退就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外交部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立场》. 观察者网.
《欧洲化工产能密集关停,行业生存战打响,谁将受益?》. 华夏时报, 2025-03-15.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