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来啦!立冬必吃三样,你准备好了吗?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刚进十一月,朋友圈就被这句老话刷屏了。

街头的饺子馆排起长队,小区里飘着羊肉汤的香气,烤红薯摊前更是围满了人。

饺子、羊肉汤、热红薯,这“入冬三件套”早已刻进中国人的冬日DNA里。

可你知道吗?它们能成为立冬标配,可不只是因为好吃。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饺子:不止是“防冻耳朵”,更是冬日仪式感

为啥立冬非要吃饺子?老辈人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其实立冬吃饺子也有讲究。

古代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要举行祭祀仪式,饺子外形像元宝,吃了寓意“招财进宝”;更实在的是,立冬后昼短夜长,天寒地冻,饺子皮薄馅大,裹着肉菜和汤汁,一口下去暖身又管饱,特别符合“补冬”的需求。

而且不同地方的饺子还藏着地域密码:东北人爱包酸菜猪肉馅,酸香解腻;山东人少不了白菜豆腐馅,清爽鲜口;南方人则偏爱荠菜虾仁馅,带着点春日的鲜气。

在北京工作的东北姑娘小宋,立冬当天和室友一起包饺子,“虽然没回家,但一群人围着擀皮、调馅,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就觉得冬天真的来了,心里特踏实”。

羊肉汤:从“御寒神器”到餐桌C位

立冬后第一顿羊肉汤,是不少人的“入冬仪式”。中医里说羊肉性温,能补气血、驱寒邪,难怪老辈人常说“冬吃羊肉赛人参”。

北方的羊肉汤讲究“清炖”,只用清水加姜片去腥,煮好后撒把葱花,鲜得掉眉毛;南方则爱做“红烧羊肉”,加桂皮、八角焖煮,酱香浓郁,配着米饭能吃两大碗。

河南洛阳的羊肉汤更是出圈,清晨的汤馆里,师傅舀起滚烫的羊骨汤,反复浇在切好的羊肉片上,激出香味后加一勺辣椒油,配上刚出炉的烧饼,食客们吸溜着喝汤,浑身的寒气瞬间消散。

“每年立冬必喝我家楼下的羊肉汤,喝了二十多年了,不喝就觉得少点啥。”洛阳大叔王建国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热红薯:街头巷尾的“移动暖手宝”

比起饺子和羊肉汤,热红薯更像冬日里的“惊喜”。

放学的孩子、下班的路人,路过烤红薯摊总会停下脚步,挑一个外皮焦黑、捏着发软的红薯,剥开后金黄的果肉冒着热气,咬一口又甜又糯,连手指都暖烘烘的。

其实红薯成为立冬“宠儿”,早在古代就有依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冬天吃能补充能量。

而且红薯方便携带,以前物资匮乏时,街头的烤红薯摊就是最实惠的“暖身餐”。现在条件好了,不少人会自己在家用空气炸锅烤红薯,还会加芝士、黄油创新吃法,但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街头那股焦香。

有人说,立冬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仪式感。饺子的团圆、羊肉汤的醇厚、红薯的香甜,其实都藏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用最简单的食物,抵御冬日的寒冷,慰藉忙碌的身心。

立冬来啦,你家的餐桌上摆上这“三件套”了吗?

不管吃什么,愿你在这个冬天,都能被热气腾腾的食物和生活温暖着。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头条创作嘉年华##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美食   立冬   红薯   饺子   羊肉   仪式   老辈   冬日   热气腾腾   街头   天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