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为贺红梅感到惋惜了,55岁升任高官的她,早已今非昔比

2023年,55岁的贺红梅被任命为央视新闻播音部副主任,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第一反应不是祝贺,而是想起她当年的一次直播事故。

很多人替她惋惜,说她明明那么优秀,却因为几秒钟的失误,职业生涯像是打了个折扣,但如果仔细想想,这样的评价其实不公平。

她经历过的风雨,比那次插曲要厚重得多,那一瞬间并没有击倒她,反而成了推动她继续往上走的动力...

学霸少女追上主持梦

1968年,贺红梅出生在河北秦皇岛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医生,家境稳定,她还是家里的小女儿,从小就被疼爱。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小学的时候就特别爱说话,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次期末考试拿到满分卷子,她都会兴冲冲地拿回家,向家里人展示。

老师们也很喜欢她,觉得她学习好,又懂事大方,在校期间,她的性格很要强,不怕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

父母也一直引导她要有自信,结果她很小就养成了敢说敢做的习惯,除了学习,她对文艺方面也特别感兴趣。

联欢会、知识竞赛,只要有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还经常站在台上带动大家,久而久之,同学们都叫她“文艺活泼分子”。

这些经历,慢慢培养了她对主持的兴趣,到了初中,她考上了秦皇岛一中,学校里有广播站,她主动去报名,顺利成了播音员。

她的普通话特别标准,声音清晰有力,很快就受到老师的器重,经常在学校大型活动上主持。

别人觉得这只是玩玩,但她却格外认真,每天放学后都跑去广播室练嗓子,还琢磨怎么让声音更好听、更有感染力。

父母一开始没在意,可看到她天天坚持,也渐渐理解并支持她,进入高中后,她的成绩依然稳定,年年都在班级名列前茅,还多次为学校在各类考试中争光。

老师们都说她是“好学生的代表”,这一段时间,她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为后来的高考做好了准备。

1986年,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到秦皇岛选拔播音专业的学生,竞争非常激烈,要求文化课和专业课都要过硬。

贺红梅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脱颖而出,正式考入播音系,这是她从校园广播站走向专业舞台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她即将接受系统的播音训练,为未来的主持人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台前的辉煌岁月

大学四年,她依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专业课和文化课都很突出,1989年,她拿到去央视新闻中心实习的机会,表现稳健。

1990年毕业时,她面前有两个选择:继续读研,还是直接进央视工作,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她觉得播音要靠实践,纸上功夫比不上镜头前的锻炼。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进入央视后,她被派到大庆油田磨炼了一年,回来后又在多个新闻栏目轮岗,虽然没有固定节目,但积累了大量经验。

1994年央视新闻改版,她终于迎来机会,和康辉搭档主持《世界报道》,她的风格清晰自然,把复杂的国际新闻讲得简明易懂,很快就赢得观众认可。

1995年,她登上《新闻联播》主播台,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主力主播之一,之后的几年,她几乎零失误。

1997年香港回归,她连轴转播报三天三夜毫不含糊;1999年国庆50周年,她依旧稳定发挥,那个阶段的贺红梅,是央视的代表人物,用一次次重大直播证明了自己在行业里的分量。

那几秒钟的重量

2008年3月19日,贺红梅在主持《晚间新闻》,原本播到一半该切广告,可导播不下心将镜头又切回演播室,全国观众就看见她正拿着粉扑补妆。

那几秒钟,清清楚楚地传了出去,画面很快被传上网,舆论立刻炸锅,有人骂她不专业,有人拿来开玩笑。

当然也有人替她说话,指出责任根本不在她,而在导播,但风波已经起来了,央视很快公开道歉,说是技术失误,主播没责任。

按理说,贺红梅完全可以出面解释几句,把责任甩清楚,可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还慢慢退到幕后。

很多人为她觉得冤,觉得她吃了哑巴亏,但她心里很清楚,自己不是普通主持人,她代表的是央视的整体形象。

任何个人辩解,都可能被放大、被曲解,反而让事态更复杂,她宁可承受委屈,也要让事情尽快平息。

在外人眼里,这像是认输,但其实是一种大格局,真正的职业素养,不是和外界争个输赢,而是在关键时刻把个人放一边,优先考虑平台的权威和形象。

贺红梅正是这么做的,她不追求眼前的曝光,而是选择退一步,把舞台留给团队,这份冷静和担当,比一次完美的播报更可贵。

那几秒钟的意外,并没有毁掉她,反而成了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风波之后,她的职业方向确实变了。

2010年,她短暂主持过《新闻30分》,没多久就转向幕后,承担《新闻联播》的配音工作。

观众可能没意识到,许多熟悉的新闻解说声,其实就是她的声音,表面上,她不再是新闻主播台前的面孔,但她依然在用另一种方式参与,影响着无数观众。

幕后的坚守与传承

很多人以为她退到幕后就是没了机会,其实那恰恰是她第二段事业的开始,她没有把几十年的经验锁在自己身上,而是拿出来培养新人。

她讲课不只是教普通的发音、咬字,而是把自己在台前经历过的各种情况变成训练,她经常带着学生模拟直播突发状况,要求他们不能慌,要稳得住。

在她看来,一个新闻主持人,光会念稿子远远不够,更要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把观众的信任撑住。

2023年,她被任命为央视新闻播音部副主任,这个职位不只是级别升上去了,更代表着她从一个优秀的个人,变成了整个行业的“定规矩的人”。

她要负责培养新人,还要参与节目策划,对新闻播音的整体方向提出意见,换句话说,她不仅自己做得好,还要带整个队伍做得好。

2012年,她还做过盲人趣味运动会的志愿者,她专门帮视障群体做电影解说,让他们也能“看”懂剧情。

她用自己的声音去帮别人打开世界,这件事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的善意和担当,她也因此获得了“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回过头来看,贺红梅的一生基本可以用“专业”两个字来概括,台前,她追求的是零失误;遇到意外,她第一反应是保护团队而不是自己,退到幕后,她愿意把所有经验传下去,尽力培养接班人。

现在,57岁的她早就不是大家印象中那个因为事故被议论的主播,而是一个带领行业走向更高水平的“掌舵人”。

她没有停在聚光灯下,却走得更远,把影响力放大到了整个行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娱乐   今非昔比   高官   惋惜   贺红梅   央视   新闻   秦皇岛   幕后   台前   观众   导播   都会   行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