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须铭志:闻一多长须下的家国誓言

抗战烽火中的闻一多是什么模样?近日,湖北日报专访闻一多外孙、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王丹鹰,他以亲属与学者的双重视角,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记忆。

在奔赴西南联大的漫长旅途中,生活艰苦,闻一多无暇修面,胡须日渐生长。他毅然与友人相约:“抗战不胜,誓不剃须。”这一诺言,承载着文人抗战到底的铁血决心,他的山羊胡与浓黑上髭成为联大校园中不屈的符号。闻一多的学生、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回忆:“他坐在石林巨石上抽烟斗,胡须如烽火台守望故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昆明彻夜欢腾,满城爆竹声如雷动。闻一多闻言,欣喜难抑,如青年般雀跃而起,立即赶赴镇上的理发店,将留了八年的长须毅然剃去。闻一多以胡须为烽燧,照见知识分子“刚毅坚卓”的脊梁,这份气节将永镌民族记忆之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少哲 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合组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迁徙路上,闻一多、黄钰生、曾昭抡、袁复礼、李继侗等教授与部分教师,和男同学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入滇。图为旅行团全体教师合影。

闻一多在石林。

抗战胜利,剃须后的闻一多。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誓言   胡须   联大   昆明   旅行团   湖北日报   刚毅   烽燧   山羊胡   南开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