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近期于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30届欧洲血液协会(EHA)年会上,全球血液学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研究与临床突破。大会将备受瞩目的“EHA研究卓越奖”(EHA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授予给来自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University of Salamanca)及癌症研究中心(CIC)的Alberto Orfao教授,以表彰其在过去30余年间,特别是在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及其他血液肿瘤早期诊断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在获奖演讲中,Orfao教授以罕见病“肥大细胞增多症”为例,深入剖析了微小肿瘤克隆的临床意义、其与免疫系统的复杂互动,并展示了颠覆性的早期诊断技术,为血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宝贵思路。
作为一名拥有超过30年研究生涯的学者,Alberto Orfao教授在演讲伊始便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他将这份荣誉归功于合作过的数百位杰出研究者与临床医生,以及团队中近150名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今天能站在这里,是基于我们合作撰写的800多篇论文和70多项专利的成果,这些成果转化为了世界各地正在使用的诊断工具。”Orfao教授表示,“这个奖项是对我们所有团队成员、导师、55名博士生以及所有支持日常工作的技术人员的认可。”
肥大细胞增多症:一个独特的疾病研究模型
Orfao教授将演讲聚焦于一个常被忽视的罕见病——肥大细胞增多症(mastocytosis)。他指出,这是一个理想的研究模型,因为它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正是基于对该疾病的深入探索,Orfao教授与同事们自1993年起在西班牙推动肥大细胞增多症的研究。他们建立的西班牙肥大细胞增多症网络(REMA)从最初仅有18名患者,发展到如今在国家参考中心随访超过3000名患者,为系统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基因突变到临床异质性:解码疾病进展的关键
Orfao教授接着指出,尽管KIT突变是核心驱动因素,但它本身并不能完全解释患者间巨大的临床差异——从惰性皮肤病变到侵袭性恶性肿瘤。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揭示了决定疾病行为的多个关键层面:
超越肿瘤细胞: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核心作用
Orfao教授的演讲进入了最核心的部分,他分享了其团队近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发现:重新定义肥大细胞在疾病中的角色。传统观点认为,突变的肥大细胞是产生各种症状的“工厂”,但现有靶向KIT突变的抑制剂疗法却遇到了瓶颈:尽管能有效清除肥大细胞,但患者的症状仅能缓解约10-25%。
“这促使我们思考,肥大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是否不仅仅是直接引发症状,更在调控整个免疫环境?”Orfao教授解释道。
基于这一假设,他的团队通过对患者免疫系统的深入分析,得出了颠覆性的结论:
这一系列发现共同指向一个新模型:突变的肥大细胞可能首先破坏了肠道等屏障的完整性,导致大量新抗原进入体内;同时,受突变影响的免疫细胞(如2型和3型先天淋巴细胞)引导机体产生以IgE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从而引发了复杂的临床症状。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靶向治疗效果有限的原因,更开辟了针对IgE信号通路等免疫靶点的新治疗途径。
诊断前沿:高敏技术将过敏性休克与微小克隆联系起来
在演讲的最后,Orfao教授将视野拓展至疾病的最早期阶段——原发性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MCAS),这类患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严重过敏性休克。传统检测方法在这些患者中仅能发现约5%的KIT突变阳性率,使得诊断和病因探究极为困难。
在此,Orfao教授介绍了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这一发现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KIT突变是否是许多不明原因过敏性休克的分子基础?”Orfao教授强调,“它同时向我们展示,不要忽视那些微小的造血细胞克隆。即使它们在血液学中看似无足轻重,却可能对其他专科领域(如变态反应科)至关重要。”他将此与意义未明的克隆性造血(CHI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类比,指出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演讲最后,Orfao教授再次感谢了包括欧洲流式联盟(EuroFlow)、欧洲肥大细胞增多症能力网络(ECNM)在内的所有合作组织和患者。他的研究不仅为罕见病带来了全新的认知和治疗方向,更重要的是,为全球医学界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范例:深入探索微小肿瘤克隆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望揭开更多复杂疾病的谜底,并推动精准诊断与治疗进入一个新纪元。这项源自欧洲的研究,为解决全球性的医学难题贡献了卓越的智慧与方案。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