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4.50%降至4.00%—4.2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主要原因与未来美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有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之为“风险管理式的降息”。
降息考量的因素有:一是就业市场显著放缓。近期美国就业数据疲软,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远不及预期。失业率也从之前的4.1%上升至4.3%,创近四年来新高。这是此次降息决策的重点考量。二是预防性风险管理。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式降息”。这意味着美联储并非因为经济陷入衰退而降息,而是出于防止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和预防经济“硬着陆”风险。其核心逻辑是,在通胀可能略有反弹但就业快速下行的背景下,通过小幅降息释放流动性,为就业市场托底。三是政治压力与政策平衡。特朗普自上任以来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美联储虽然保持独立性但面临不小的降息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上唯一投反对票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仍然担任白宫经济顾问,他认为应降息50个基点而非25个基点。这反映出政治因素对美联储决策的潜在影响。
美联储最新的点阵图显示,预计2025年底前还将降息50个基点(即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意味着2025年全年可能累计降息75个基点。到2026年和2027年,预计每年可能再各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降息对全球大类资产的影响已经显现,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股市方面,对美股而言短期震荡,中期看好。预防式降息初期,美股通常表现良好,尤其是成长股可能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中国资产受益明显,美联储降息缩小了中美利差,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提供更多宽松空间。
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后,国内权益类资产往往有超额收益。债市方面,降息周期中,债券价格通常上涨,收益率下行,利好债市。中美利差收窄和汇率压力减轻,我国央行降准降息或将加快,国内债券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间。大宗商品方面,黄金在降息前因避险情绪和降息预期支撑而走强,但在降息实际落地后,黄金往往会进入区间震荡,因为风险偏好回升可能减弱黄金的避险吸引力。而美元走势强弱会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对原油、铜等商品价格形成支撑。
中国股市在此次降息周期中展现出独特韧性。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趋势显著强化,截至2025年9月,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达2.57万亿元,占比回升至2%,5-6月单月净增持规模跃升至188亿美元。资金流向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半导体行业持仓市值从2024年末的第五位跃升至第二位,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科技龙头获重点加仓,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2.85%的涨幅形成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风险仍不容忽视。短期需警惕美元反弹引发的外资流动逆转,以及全球需求下行对出口板块的冲击。但中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估值优势与政策空间构成重要支撑。当前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低于历史均值,创业板指年内涨幅44%背后是业绩驱动,18个行业中12个实现净利润正增长。随着国内政策宽松逐步落地,“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将增强经济企稳预期,为股市提供基本面支撑。
美联储降息开启的全球流动性再平衡过程,本质上是对不同经济体竞争力的重新定价。对中国而言,美联储降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更宽松的外部环境。
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 “以我为主”,根据经济数据动态调整。若四季度经济指标显著恶化,降息窗口可能打开,但幅度和节奏将与国内复苏进程高度绑定,而非简单复制美联储路径。正如央行在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的,“保持政策稳定性与连续性,避免过度调节对金融市场造成扰动”。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