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特朗普老实了!贝森特采访透露细节,中美谈判果然不简单!

前言

前几个月还威胁要把关税加到三位数的特朗普,突然变得"老实"了。不仅主动延期90天,还悄悄把中国从涉及60多个国家的关税清单中拿掉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美国自己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居然在电视上"说真话",把中美这轮谈判的老底都给抖了出来。这位一向强硬的财政部长,用了一个让美国人都不太愿意听的词——"老练"来形容中方表现。

是什么让一向强硬的美国突然服软?贝森特为什么要在关键时刻"捅刀子"?

作者-常

美国"钱袋子"说漏嘴了,特朗普的底牌全露了

7月29日,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刚刚结束了举世瞩目的闭门磋商,消息陆续传出,呈现的却是一幅颇为矛盾的图景

美方谈判代表、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媒体措辞强硬,暗示加征关税的大棒随时可能再次挥舞。然而大洋彼岸,特朗普本人却一反常态,评价会谈"非常好",更悄悄地将中国从一份波及六十多个国家的关税行政令名单中拿掉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态,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策略。

它更像是一场牌局进行到中途,一方发现自己手中的牌已经不多了。

只能靠虚张声势,同时在桌面下悄悄让步来维持局面。贝森特在接受CNN采访时,用了一个让美国人都不太愿意听的事实。

他承认,中方代表团的表现"非常老练",美方的一些预期"需要调整"。这种表述在华盛顿的政治语境中,几乎等同于承认谈判处于劣势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在谈判前夕,美国悄悄解除了对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禁令。

这本被视为一种示好,谁知市场却传来尴尬的消息:中国似乎已经不太需要H20了。

华为的昇腾芯片性能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这款"特供版"产品。美国的制裁大棒,最终变成了一根催促对手奋起直追的鞭子。

贝森特的"实话实说",与其说是勇气可嘉,不如说是现实的无奈。当你的威胁失去威慑力,坦承困难反而成了唯一的选择。

想套别人,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美国的困境,首先来自自己的账本

普通人对国家债务大多没什么概念,但37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经济学家彻夜难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财政赤字,而是一个正在失控的巨兽。仅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超过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比五角大楼的年度军费预算还要高。

国会预算办公室在会谈前发出的警告更是直白: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联邦政府到8月份可能就要面临支付违约的窘境。

更深层的困境,来自全球化浪潮中那些剪不断的丝线——绕不开的供应链

今年4月,中国收紧了中重稀土的出口。这个动作看似不大,却精准地打在了美国的"命门"上。

现代工业,尤其是尖端国防和高科技产业,对稀土的依赖超乎想象。从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到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机,其核心部件都离不开高性能稀土磁铁

然而,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精炼和加工能力,都集中在中国。

最讽刺的一幕是,美国本土唯一的稀土矿,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芒廷帕斯矿,在开采出原矿石后,竟不得不船运万里送到中国进行加工,然后再以高价买回成品。

这种产业分工的现实,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浪潮的必然结果。特朗普政府试图用一道行政命令就扭转这个格局,无异于想用手去阻挡潮水。

政治压力则来得更直接。作为一位深谙民粹主义的总统,特朗普需要不断向他的支持者展现强硬姿态。

然而,经济规律是冰冷的,它不会为任何政治口号让路。从20%到100%以上,不断加码的关税最终都以物价上涨的形式,由美国普通消费者和企业来承担。

这一棒子下去,疼的是自己

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因为中国对等的反制措施而失去了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场

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和濒临破产的财务状况,让他们对总统的支持开始动摇。本土企业因为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不敢扩大生产,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

通货膨胀让每个家庭的购物账单都变得沉重。这种切身的经济痛感,比任何政治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华尔街的反应更加直接。自中美贸易战开始,美国的资本市场就持续走下坡路。

华尔街大佬和海外资金均对美市场不看好,一开盘就是一片"绿油油"的数据。

尤其是以苹果为首的科技股,产值暴跌。8月1日那天,三大股指就蒸发了上万亿美元

特朗普那些"不签字认输就不见面"的狠话,在这种现实面前,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自我壮胆。

他用来威胁别人的关税武器,首先会加剧本国的通货膨胀,抬高民众的生活成本。这最终只会反噬到岌岌可危的财政平衡上。

中国的反制也精准而有力。对美国大豆对等加征关税,让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们叫苦不迭,出口额断崖式下跌

而国内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飙升,更是对扩大生产或招聘望而却步,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市场预期。

稀土这块儿,中国一反制,美国的军工生产线就卡壳,F-35战机和核潜艇都得停工。

民用方面,车企减产裁员成了常态。英伟达的遭遇更是典型:H20芯片本来为中国设计,结果4月份被禁出口,损失近400亿美元

后来7月底放开,可中国已经自研昇腾芯片,性能还更好,H20就搁仓库吃灰了,黄仁勋估计气得直跺脚。

国际上,美国也没赚到便宜。全球对等关税之下,盟友开始出现了不少不满的声音。

欧盟主席到访了中国,印度总理莫迪也要来中国,这是推着盟友向中国靠近,让美国走上独木桥

特朗普大张旗鼓地筹谋半年,结果换来的是自己的支持率持续走低。

游戏规则变了,谁还能继续装强

说到底,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博弈,早已超越了关税和贸易逆差的范畴。

它是一场关于发展模式、产业韧性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全面较量

美国凭借旧有的霸权思维,试图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问题,结果却发现自己被经济规律和亲手编织的全球化网络困住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那句"贸易战没有赢家",听起来温和,实则是一句戳破皇帝新衣的实话。

当一个国家的债务压得自己喘不过气,当它的尖端产业离不开对手的供应链,当它的政治极化让长远战略无法推行时,任何看似强硬的姿态,都不过是最后的逞强而已。

从整体数据来看,上半年中国GDP涨幅明显,远超美国和行业预测值。对外进出口数据也在上涨,似乎并未受到美贸易战的影响。

中国的战略定力在这三轮谈判里展露无遗,不躲、不让、不慌,全程冷静、专业、掌控节奏。

对特朗普而言,最要紧的或许已不再是贸易逆差的数字,而是中期选举前那不断下滑的支持率

饱受通胀和失业风险困扰的美国选民,很难再为一场看不到尽头的贸易战喝彩。向中国释放友好信号,与北京修复关系,挽救自己的选票,成了眼下最现实不过的政治需要。

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桌面上实实在在的筹码。当今中国,"主权"这两个字,重得像泰山一样,它承载着一百多年屈辱被动挨打的历史记忆,也代表着民族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

结语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贝森特的"实话实说"不是什么勇气可嘉,而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了。美国这次真的是骑虎难下,想硬又硬不起来,想软又放不下面子。

往后看,这种在强硬表态和实际让步之间的摇摆还会继续。但有一点已经很清楚:那个想制裁谁就制裁谁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你觉得接下来特朗普还会继续"嘴硬心软"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中美   老实   细节   采访   美国   中国   关税   稀土   强硬   政治   反制   现实   对等   华尔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