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那只桀骜不驯的蓝色刺猬几乎成了世嘉的代名词。但曾几何时,世嘉并不只是一个游戏发行商,它在街机领域是绝对的行业霸主,也曾作为游戏主机巨头,在80、90年代与任天堂和索尼正面交锋,甚至一度超越了对方。
对于70后、80后一代来说,世嘉游戏机代表着酷炫、前卫与速度。尽管任天堂的主机上也有优秀的街机游戏,但这类游戏往往在世嘉主机上才真正焕发活力。然而,世嘉崛起得有多快,坠落得就有多惨烈。
提及世嘉主机,MEGA DRIVE(世嘉五代)无疑是让它走向全球、成为家喻户晓品牌的功臣。
MD拥有《索尼克》《怒之铁拳》《战斧》等一系列街机级品质的家用平台游戏,也帮世嘉首次让任天堂吃到了苦头,我现在还在不断重温经典的《魂斗罗·铁血兵团》。此外,它比任天堂的SFC(超级任天堂)早两年配备16位处理器,这为其赢得了两年的竞争先机——由于FC红白机销量火爆,任天堂直到1991年才推出16位的超级任天堂。
但问题在于,当一个品牌达到巅峰时,可能会开始盲目自信,世嘉便是如此。MD带来的成功固然让世嘉底气十足,却也让他们滋生了一丝自满。他们没有为下一个时代的提升做准备,反而执着于短期收益。因此,世嘉没有专注于研发MD的继任机型,而是一头扎进了奇怪的扩展配件中。
在世嘉本该潜心研发32位MD继任者时,他们却在1992年(超级任天堂上市一年后)推出了Mega-CD。从概念上看,它确实很酷;但从实际效果来说,却相当鸡肋。Mega-CD作为MD的扩展配件,虽能运行含有大量CG动画的光盘游戏,但其画质如今看来惨不忍睹。更糟糕的是,它的售价高达300美元,而MD主机本身仅售189美元。
Super 32X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它像一个怪异道具扣在MD主机顶部,号称能增强性能。这不仅让玩家困惑,更让游戏开发者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该把资源投入到基础版MD、32X还是后来的土星(SS,SEGA Saturn)中。
这直接侵蚀了开发者对世嘉的信任,也为世嘉的衰落埋下伏笔——正因如此,后来开发者纷纷转向为索尼PlayStation制作游戏。
SS的惨败堪称世嘉衰落的缩影。理论上,这款32位主机本应成为对抗索尼PlayStation的杀手锏,但还未上市就已被严重拖累。日本世嘉与美国世嘉陷入了某种冷战,在硬件发展方向上始终存在分歧:日本方面坚持要提前推出SS主机以击败索尼即将发布的PlayStation;美国方面则恳求给更多时间打磨主机、扩大第三方支持,并让MD的32X扩展配件进一步普及。种种矛盾之下,土星成了游戏史上最失败的一次主机发布。
1995年E3展上,世嘉突然宣布SS即刻发售,但连零售商都对此毫无准备。当时的大型零售商们怒不可遏,直接拒绝销售SS及其游戏,这对这款新主机的首发销量是致命打击。开发者同样没做好准备,SS首发时仅有6款游戏。值得注意的是,SS搭载了英伟达的首款显卡:NV1,700万美元的开发定金让当时经济拮据的老黄成功续命。
美日世嘉公司的内部拉锯消耗了品牌好感度,让公司陷入分裂,也让SS几乎“出生就注定死亡”。而最后的致命一击,来自索尼——它完美利用了世嘉的每一个失误,将其彻底击败。
1995年E3展上,世嘉贸然宣布SS提前发售,仅搭配6款游戏,售价却高达399美元(相当于当时3300人民币)。而索尼PlayStation则以绝妙的时机走上舞台,只说了一句:“299美元。”全场沸腾——这成为游戏史上最经典的时刻之一,而世嘉从此再也没能真正恢复元气。
不仅如此,尽管SS的硬件性能理论上比PS更强,但双处理器架构开发难度极大,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相比之下,PlayStation成了开发者的梦想:它架构简洁,便于第三方开发者上手,还提供更优惠的版权费和开放支持。结果便是,从Squall、Enix到Namco、Capcom,各大厂商纷纷加盟,为PS1带来了无数经典游戏。当《最终幻想7》于1997年在PS1平台发布并狂揽千万销量,SS的失败已经不可逆转了。
到90年代末,PS1已成了开发者首选的开发平台和玩家首选的主机。它硬件更便宜、营销更明智,还拥有无可匹敌的第三方支持。世嘉每一次失误,都被索尼转化为成功的契机,让世嘉的错误成了索尼的“黄金入场券”。
1999年Dreamcast问世时,世嘉已背负了沉重的财务包袱。多年来半成品般的扩展配件(失败的32X和Mega CD)、SS的灾难性发布,以及内部分歧,几乎彻底摧毁了消费者的信任。诚然,Dreamcast凭借网络连接功能和几款王牌游戏再次展现了世嘉的创新性,但一切都太晚了。
此时PlayStation已势不可挡,凭借庞大的游戏库和主流影响力主导市场,而这些正是世嘉所失去的。铃木裕主导的《莎木》初代的开发费达50亿日元,约合4700万美元。这一纪录在游戏界维持了长达8年,让世嘉的财务重负雪上加霜,却仅带来百万销量。
Dreamcast的在线功能也未引起用户关注——当时网络基础设施尚未成熟,《梦幻之星Online》和《星际骑兵》等少数几款在线游戏也支撑不起庞大的用户群,在线游戏真正普及要等到多年后Xbox Live和《光晕》。
但玩家真正在意的,是即将推出的PlayStation 2——它承诺带来更出色的游戏体验,还支持DVD播放。即便PS2初期的游戏开发难度较大,开发者也明白索尼才是行业翘楚,只有在PS2上发行游戏才能获得市场。此时的世嘉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索尼的阴影。说实话,Dreamcast并非一款糟糕的主机,只是它生不逢时,最终在PS2的光环下被彻底忽视。
在Dreamcast生命周期中期,世嘉已然沦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多年的财务管理不善、仓促推出的半成品硬件、混乱的产品策略,让公司持续亏损。更糟糕的是,消费者已不再信任世嘉——这无可厚非:玩家曾购买Mega CD、32X或Saturn,却发现这些产品混乱不堪且很快失去新游戏支持,又怎会再冒险尝试Dreamcast?
在世嘉最需要信任的时刻,它已耗尽了所有好感。2001年,结局已显而易见:世嘉正式宣布退出主机市场,转向纯软件业务。尽管这对伴随世嘉主机成长的广大粉丝而言令人心碎,却也在情理之中。
世嘉的衰落并非源于单一错误,而是一系列失误的叠加,再加上索尼的崛起与用户信任的丧失。毫无疑问,蓝色刺猬的传奇仍在延续,但它终究彻底输掉了主机大战,别无选择只能退出。
如今,这家曾经伟大的主机制造商正忙于《索尼克》电影的制作,并作为第三方开发者为各大游戏平台开发作品。久违的《VR战士6》即将推出。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