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万亿美债还不起,特朗普决定“弄死”大债主,为此不惜自曝家丑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8月11日,美债总额突破37万亿大关,创历史新高。

但是,特朗普政府并不打算还债,却妄图通过“干掉大债主”的方式来拆解危局,首当其冲的便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美债最大持有国。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甚至不惜在国际舞台上自揭家丑,攻讦美联储、点名鲍威尔、抖出伊拉克战争的“谎言”,把美国外交撕开一道血口。

这场政治豪赌,不仅深刻撼动了美元霸权,也让全球资本市场风声鹤唳。

“拆东墙补西墙”

2025年初,美国国债突破法定上限,财政部的“非常规手段”已近枯竭。

面对9.2万亿美元的年度偿债高峰,特朗普政府选择了几乎无法解释的路径。

不仅没有收缩开支,反而通过《大而美法案》将企业税率永久性压至20%,直接撕开3.4万亿美元的赤字口子。

为了维持财政表面平衡,特朗普大刀阔斧砍掉1万亿美元医疗补助与食品券支出,将社会底层的生存空间极限压缩。

对失业者强制推行“80小时社区服务换救济”的政策一出,街头抗议骤然增多,社会撕裂愈发严重。

与此同时,美联储被迫每月买入500亿美元国债以维稳市场,但效果甚微。

截至7月,美债海外持有率跌至30%,创下近20年新低。

特朗普政府将这一现象归咎于“外部势力操控”,但资本市场的嗅觉早已指出根源:长期财政失控与政策反复无常,才是信心崩塌的主因。

为了掩盖内部困局,特朗普强行转移矛盾焦点,把枪口对准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债主”。

白宫在8月初公开喊话,要求中国在7天内回到谈判桌,并在农业采购上“加码四倍”,否则将有“后果”。


“干掉大债主”

然而,中方对于特朗普的无理要求,并未应声。

自2025年3月起,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累计撤资189亿美元。

到7月,整体持仓跌至7654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增持黄金储备,至今已达7377万盎司,占外储的15%。

这一系列举动,被西方解释为“金融脱钩”,在特朗普眼里,则是对美国财政的一记重拳。

为了对冲这一压力,特朗普于4月抛出“对等关税”,全线加征进口税,试图以贸易摩擦拉动内需。

此举直接引爆全球贸易战,进口成本大幅上升,美国通胀重回6.5%的高位。

6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攻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控其“渎职、贪污”。

他将美联储总部翻修预算超支炒作为“反腐行动”,要求鲍威尔辞职,彻底撕破了美联储的独立性面纱。

更震撼的是,他公开承认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引发盟友震怒。

德国、法国立刻削减对美驻军拨款,北约内部信任裂痕扩大,国际社会哗然。

与此同时,日本被曝通过离岸账户转移2000亿美元美债,尽管东京方面坚称“持仓未变”,但市场早已用脚投票。

英国、印度亦开始减持美债,整体海外信任断崖式下滑。

特朗普将这一现象称作“债主背叛”,并在WTO对日汽车关税案中寸步不让,贸易紧张升温。

中美关系此时成为焦点,特朗普对华政策不断加码,暂停出口飞机发动机与高端芯片设计软件,试图以科技制裁换取谈判筹码。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中,他提出让中国以“促成俄乌停火”换取扩大美国产品进口的荒唐要求。

中方并未回应,态度一如既往地明确:不受胁迫,坚持市场行为原则。

8月15日,美方要求中国在大豆采购上“增长四倍”,中方冷静回应:“立场一贯”。

实际上,中国早已将主要采购国转向巴西与阿根廷,并在9、10月零采购美国大豆。

这种平稳但坚定的调整,体现了中国对外储管理的高度灵活性与前瞻性。

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剧烈动荡。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创40年新高。

金融机构如摩根大通、花旗因过度持有美债被标普下调评级。

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飙升至8%,纳斯达克100震荡幅度超40%,比疫情时期更为剧烈。

国际清算银行宣布:“美债不再是无风险资产。”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超过10%,美元全球储备占比跌破55%,创下三十年最低值。美元霸权正在遭遇系统性挑战,去美元化趋势加速扩散。

对此,特朗普的战略意图渐渐清晰。

他试图通过制造外交冲突、引发舆论爆点,来“逼债主就范”。

美债还不起,就想把“债主赶走”,或者压价买回,甚至强迫继续买入。

这种“干掉大债主”的策略,虽看似激进,实则是对美国体制信用的自我削弱。

他将内部财政危机对外嫁接,硬生生地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外部化。

不仅损害了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也极大撼动了全球对美元体系的基本信任。

面对美方频频施压,中方秉持市场化、平等互利原则,灵活调整储备结构,既不主动折冲,又不轻易让步。

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中国正逐步构筑以人民币、黄金、多元化储备为核心的新金融防线。

这场看似围绕债务的博弈,其实早已超越经济范畴。

它牵动着全球金融秩序的神经,挑战着美元的根基,也考验着各国的战略定力与应对智慧。

这场围绕36万亿美债的全球风暴仍未结束,但方向与主动权,正悄然发生变化。

当美国自己撕裂信用的同时,世界也在寻找替代的锚点。

而中国,正悄无声息地成为那个越来越被信任的“新中心”。

来源:美债突破37万亿美元:“烫手山芋”

2025-08-21 20:00·央广网

来源: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2025-07-14 10:07·界面新闻

来源: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第三 英国升至第二

2025-05-17 08:14·财联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家丑   债主   美元   中国   美国   鲍威尔   全球   中方   日本   采购   美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