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老板套现离场,32亿中国饮料巨头,终被“卖身”美国资本大鳄

“大汽水,喝大窑!”这句洗脑的广告台词,曾经响彻北方的大街小巷!

从内蒙古的小饮料厂,到年销32亿的国民汽水品牌,大窑用了不到十年时间,上演了一场草根逆袭的传奇。

然而,就在全国消费者以为这个“国产汽水之光”要冲击国际市场时,一纸公告却让所有人跌破眼镜!

美国私募巨头KKR以绝对控股的姿态入主大窑,创始人王庆东套现离场,曾经的“民族品牌”彻底改姓“外资”!

文|庞先生

看图文更过瘾!关注我,精彩不断!下方留言区已开放,等你来畅所欲言!#关注有惊喜

从蹬三轮到年销32亿

故事要从1983年说起,那一年,呼和浩特市八一饮料厂成立,主打玻璃瓶汽水,但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夹击下,这家小厂很快陷入经营困境!

直到2004年,做酒类销售出身的王庆东盯上了这个濒临倒闭的饮料厂,掏出全部身家20万元将其收购。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决定将改写中国汽水行业的格局!

王庆东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目光瞄准了被忽视的餐饮渠道。

他发现,在烧烤摊、火锅店这些地方,消费者需要一种既能解腻又有仪式感的饮品,而啤酒价格偏高,可乐又不够“豪爽”,于是,大窑嘉宾汽水应运而生,520毫升的超大玻璃瓶,金属瓶盖一拧“砰”的一声,气泡喷涌的瞬间就能勾起食欲!

更绝的是,大窑把终端零售价定在5-6元,而经销商进货价不到3元,这种“让利终端”的策略让大窑迅速占领了全国百万家餐饮店!

到了2021年,大窑迎来质变时刻。

王庆东推出“大汽水,喝大窑”的魔性口号,签约吴京代言,在央视、高铁站、地铁等渠道狂砸广告。

这波操作直接把大窑从区域品牌推向全国,2023年营收突破32亿元,市场份额从2.28%跃升至2.64%,成为国产汽水第三大品牌,在内蒙古、东三省等地,大窑甚至一度超越可口可乐,成为餐饮渠道的“销冠”!

从“绝不卖外资”到“卖身华尔街”

更戏剧的是,王庆东曾拍胸脯保证“绝不卖外资”,2019年放话“很多人找我谈收购,我都拒绝了”,去年年底,市场突然传出“可口可乐拟收购大窑”的消息,当时王庆东斩钉截铁地回应:“大窑从未计划,也不可能被外资收购或控股。”

然而如今,他却亲手把大窑85%的股权卖给了美国的KKR,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要知道,KKR也算是资本大鳄了,为什么会盯上大窑?

作为管理着6640亿美元资产的“华尔街收购之王”,KKR的投资逻辑向来精准,他们要的从来都不是短期的利润,而是通过整合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再卖出更高价”!

被外资收购后,大窑还能“豪横”吗?

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炸开了锅,不少人都吐槽“大窑也不是中国心了”,还有人翻出王庆东当年“绝不卖外资”的采访截图,讽刺“打脸来的也太快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历史上被外资收购的本土品牌大多难逃“变味”命运!

哈尔滨啤酒被百威收购后涨价30%,银鹭被雀巢收购后配方调整导致销量暴跌,中华牙膏虽然品牌还在,但核心利润早已归外资所有!

更致命的是,大窑一直靠“性价比”深得民众喜爱,但是被收购后就不一样了!

如果把玻璃瓶换成易拉罐,把5元定价涨到8元,那些习惯了“5块钱喝爽”的消费者恐怕以后都不会再买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次收购未必是坏事。

KKR的入局可能为大窑带来国际化资源,比如在东南亚建厂,借助“一带一路”政策打开海外市场,“资本无国界,品牌有根脉”,只要核心团队稳定,产品品质不变,大窑仍有可能在全球化中站稳脚跟!

你觉得大窑被外资收购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源:

KKR收购大窑传闻再爆细节,这瓶汽水为何被资本看好?

界面新闻2025-07-16 18:58

KKR收购大窑汽水获批,喜欢投资“吃喝”的并购之王将如何改造本土品牌?

钛媒体APP2025-07-18 08:39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巨头   饮料   资本   老板   汽水   外资   品牌   可口可乐   饮料厂   华尔街   玻璃瓶   终端   渠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