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零时,是美国对印二级关税的生效时间。
在美印关税谈判谈崩之后,特朗普宣布了对印度的对等关税,加征关税幅度为25%。
数天后,特朗普再次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印度实施二级制裁,再次对印度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
特朗普大概觉得给印度加税是手拿把攥的事儿,先是25%的对等关税,没过几天又以买俄罗斯石油为理由再加25%,硬生生把关税抬到了50%。可他可能忘了,印度的厂子跟美国不一样,人家美国有高端制造撑着,印度出口的大多是些纺织衣服、宝石首饰这类中低端产品,本来利润就薄,这下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美国市场对印度来说有多重要?看看数据就知道,刚过去的2024-2025财年,印度对美出口占了总出口的近20%,差不多870亿美元的生意。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印度GDP的2.2%呢。现在凭空多出来50%的关税,就像给这些出口商品判了死刑。
印度服装制造商协会的人算了笔账,就服装这一项,出口可能直接少掉25到30亿美元。明珠环球公司的老板没办法,只能把17家工厂搬到孟加拉国、越南这些地方去,不然美国客户根本不买账。
更要命的是,印度这些年一直想搞"印度制造",莫迪2014年上台就喊出目标,要到2025年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提到25%。可reality是,不但没涨,反而从15.4%掉到了14.3%。为啥呢?问题多了去了。
想建个厂,土地审批能拖好几年;电网老出故障,企业只能自己发电,成本噌噌涨;工人倒是多,可技术跟不上,高端岗位没人能干。现在美国再加这么一下,那些本来想在印度建厂的外资都开始打退堂鼓了,凯投宏观预测,印度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从7%掉到6%,这"制造大国"的梦怕是更难圆了。
纺织业哭惨了,医药行业也坐不住了。印度每年往美国卖105亿美元的药,特朗普还放话说要把药品关税提到250%,这可不是吓唬人。里查全球出口公司的老板急得团团转,天天催着工人赶工,就想在关税生效前多运点货出去,哪怕亏本也得干。钢铁行业更直接,美国订单全停了,机器都闲着,工人只能眼巴巴看着。
莫迪心里跟明镜似的,经济上再难,政治上也不能软。他为啥敢不接特朗普的电话?因为电话那头的声音,全印度都竖着耳朵听着呢。
印度这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向来高涨。老百姓看不得政府对外国低头,尤其是对美国。反对党早就等着抓莫迪的小辫子了,要是他接了电话,哪怕只是说句软话,第二天就得被骂"对美妥协"。毕竟50%的关税摆在那儿,多少工厂停工,多少工人失业,这些账最后都得算到执政党头上。莫迪心里清楚,这时候接电话,不管说啥都是错,索性干脆不接,用沉默表达态度。
这种强硬姿态也是做给国内产业看的。纺织业、医药业、宝石业这些受冲击最大的行业,都是印度的就业大户。莫迪得让他们看到,政府没有低头,还在跟美国硬刚。
印度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莫迪拒接特朗普电话"的消息,其实也是在给国内打气:咱们没怂。这种时候,领导人的强硬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实际损失已经造成,态度不能输。
还有个更现实的原因,莫迪的政治基本盘不能丢。他能上台,靠的就是承诺发展经济、提升印度国际地位。现在经济受了这么大打击,要是在外交上再显得唯唯诺诺,下次选举就悬了。不接电话这事儿,看着是小事,实际上是在向选民证明:我莫迪在国际上腰杆硬着呢,不会让印度受欺负。
当然,莫迪也不是真打算跟美国彻底闹掰。他早就安排好了9月份去美国,借着联合国大会的机会跟特朗普见面。这种"先硬后软"的节奏把控,是政治老手的常规操作。
先在国内把姿态做足,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强硬,然后再去谈判桌前讨价还价,这样既没丢面子,又能争取实际利益。要是一上来就软趴趴地接电话,那谈判桌上就真没筹码了。
莫迪这通操作,说到底还是在大国之间找平衡。一边是咄咄逼人的美国,一边是能提供机会的中国和上合组织,印度就像在钢丝上走路,得格外小心。
8月31日要在天津开上合组织峰会,莫迪早就确认要参加。这时间点选得很有意思,刚好在关税生效之后没几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借上合组织给自己壮胆。
上合组织里有俄罗斯、中国这些大国,还有一堆中亚国家,印度想通过这个平台告诉美国:我不是只能靠你,我还有别的朋友圈。尤其是中印关系这两年起起落落,莫迪这时候访华,哪怕主要是参加峰会,也能让特朗普掂量掂量。
但莫迪也没把宝全压在中国这边。9月份的访美计划早就定好了,这就是给自己留的后路。毕竟美国市场太重要,真闹翻了对谁都没好处。这种"脚踩两条船"的策略,是小国面对大国时的常用招数。只不过这次莫迪把"硬"的一面做得更足,不接电话就是想让美国知道,印度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弟。
可这钢丝不好走啊。美国那边已经放出话来,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就别怪我不客气。而印度呢,又不能真跟俄罗斯断了联系,毕竟能源安全是大事。
这边美国的关税压得喘不过气,那边中国市场虽然大,但中印之间的疙瘩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开的。莫迪想把对华关系当成谈判筹码,可中国也有自己的算盘,不会轻易当别人的棋子。
更麻烦的是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孟加拉国的纺织厂已经在抢印度的订单了,越南的医药企业也在盯着美国市场。印度要是在关税问题上耗太久,这些市场份额可能就再也拿不回来了。穆迪评级机构说得明白,这么高的关税可能让印度制造业好不容易吸引来的投资都跑掉,到时候"印度制造"就真成泡影了。
现在关税已经生效,莫迪的电话也晾了特朗普好几次,接下来就看9月份的谈判了。不接电话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印度想要关税豁免,美国想要印度听话,这俩诉求怎么调和?莫迪既得让国内民众看到成果,又不能在特朗普面前显得太软弱,这平衡木可不好站。
说到底,这四次未接来电,是莫迪在经济压力和政治尊严之间做的选择。他用沉默告诉特朗普:想拿捏印度没那么容易。但沉默解决不了问题,50%的关税还在那儿,工厂还在停工,工人还在发愁。莫迪能做的,就是在大国博弈的缝隙里,为印度多争取一点空间。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应邀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的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名单公布
美加征50%关税,印“绝不妥协”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