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新规将让“不交社保”的约定彻底失效。这一规定,正对利润微薄、人力成本高的连锁餐饮行业产生巨大冲击。
一直以来,不少连锁餐饮企业通过聘用时薪结算、不缴社保的兼职来降低成本。在加盟店中,加盟商与全职员工“约定”不缴纳社保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有头部连锁茶饮行业人士透露,直营店全职员工有社保,但加盟店员工不一定有。部分咖啡、奶茶门店甚至直接给员工发“社保补贴”,替代缴纳社保。
在一线城市,缴纳社保情况相对较好。上海地区头部连锁品牌门店招聘时都会标明有五险一金,毕竟“不加五险一金根本招不到人”。但个体独立咖啡店,仍存在不缴纳的情况。
对企业来说,缴纳社保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上海为例,按最低基数计算,企业每月要为每位员工缴纳“五险”约1897元。瑞幸在上海约1481家门店,若每家店1个全职员工,每月开支约280万元。这对于利润本就不高的连锁餐饮茶饮企业,尤其是加盟店,压力可想而知。
从加盟商角度看,除了成本压力,还有现实难题。行业人员流动大,办理社保手续繁琐,员工可能手续没办完就离职,再加上部分员工也不愿办,导致社保缴纳困难重重。此外,很多年轻员工更看重到手工资,愿意与企业达成不缴社保的“默契”。
如今,这一“潜规则”被打破,企业可能会更多聘用兼职或采用外包用工。界面新闻向多家品牌门店问询,得到的回复均是兼职岗位无社保,以小时计薪。实际上,过去一年连锁品牌聘用的兼职员工规模已有所扩大,像星巴克、MANNER等门店,兼职员工数量明显增加。
但大规模使用兼职员工也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出品不稳定、服务体验不佳,损害品牌声誉。而要求加盟商为全职员工缴纳社保,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品牌如何保障加盟商盈利,成了一大挑战。
社保新规落地,餐饮茶饮行业的用工模式势必面临大调整。在保障员工权益与维持企业运营之间,行业该如何找到平衡?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