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这事儿,吵吵闹闹好几年了,全球经济都被它搅得不太平。
有人说这是大国博弈,有人说这是经济规律,总之热闹得很。可你有没有想过,72年前,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到今天还能给这场贸易战指条明路?
这话不是瞎掰,而是1953年抗美援朝刚打完时,毛主席提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八个字听着简单,可真要细细琢磨,里面藏着解决中美贸易战的大智慧。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去世。他不是什么天皇贵胄出身,家里就是普通的农民,父亲靠种地攒了点钱,算个小地主。
毛主席小时候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硬是凭着对知识的渴求走出大山。他早年就对社会不公看不下去,1911年辛亥革命时还跑去当过兵,但没多久就发现,光靠枪杆子打仗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1918年,他到了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工资不高,但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那会儿起,他脑子里就有了新想法。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开,他是13个代表之一,中国共产党就这么诞生了。
从此,他把一辈子都搭在了革命上。他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带着队伍在井冈山扎根,后来又走长征、抗日、打解放战争,一步步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里拉出来。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刻,中国人算是真站起来了。建国后,他带着全国搞土改、搞工业化,还打赢了抗美援朝,把新中国稳稳立住。
他的思想,叫毛泽东思想,不光是革命的指南针,后来治国理政也靠它。他的外交思路特别硬气,强调独立自主,不靠别人施舍,也不让别人指手画脚。比如抗美援朝那会儿,美国想掐中国脖子,他硬是顶住了,还打出了国威。
1953年,抗美援朝刚结束,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讲了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
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从战争中摸出来的真理。当时美国搞封锁,中国啥都靠自己,硬是挺过来了。这话不光是那时候管用,今天看中美贸易战,也能找出不少相通的地方。
2018年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关税,理由是“贸易逆差太大”,说中国占了美国便宜。
第一轮是340亿美元的商品加税,中国立马回击,针锋相对。后来这仗越打越大,从关税蔓延到科技领域,美国开始限制华为,搞“实体清单”,还逼着盟友跟中国脱钩。中国这边也没闲着,除了反制关税,还加大内需、推自主研发,硬生生顶住了压力。
为啥打成这样?表面上是贸易问题,其实是中美两个大国的较量。美国觉得自己是老大,经济、科技啥都得它说了算,可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制造业强了,科技也追上来了。
美国一看不妙,就想通过贸易战压一压中国势头。中国呢,自然不服气,咱们有自己的发展权,凭啥让你卡脖子?
到2025年,贸易战打了7年,局势还是僵着。第一阶段协议签了,可没解决问题,美国还是隔三差五加关税,中国这边也早习惯了,出口转向东盟、欧洲,日子照过。
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已经超20%,比2018年涨了快一倍。这说明啥?中国没被贸易战打趴,反而找到新路子。
可贸易战也不是没代价。美国那边,关税让物价涨了不少,老百姓买东西贵了,企业成本也高了。中国这边,出口企业压力大,特别是中小企业,有些撑不住倒下了。但总体看,中国经济韧性强,2024年GDP增速还有5%左右,说明底子厚实。
这时候再看毛主席1953年的话,真有点意思。当时抗美援朝,美国封锁中国,不让咱们跟西方做生意,毛主席说,靠自己,苦干加巧干,总能闯出一条路。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中国靠自己搞出了工业体系,还造出了“两弹一星”。
现在贸易战,美国又是封锁那一套,限制技术、断供应链,中国咋办?还得靠自己。过去是自力更生搞工业,现在是自主创新搞科技,道理是一样的。
1953年9月12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讲了抗美援朝的总结。他说,胜利靠的是团结、靠的是领导、靠的是后方支援,还得有硬实力。他还说了,今后要加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不靠别人,自己干。
这话搁在贸易战里,太有用了。贸易战里,美国最狠的一招就是技术封锁。华为被制裁,中兴也被整过,美国还拉着欧洲、日本一块儿限制中国芯片。这些招数跟1953年那会儿封锁有啥区别?
没啥区别,都是想掐住中国命脉。可中国没坐以待毙,芯片国产化加快了脚步,2024年国产14纳米工艺已经成熟,7纳米也在试产。华为自己搞鸿蒙系统,替代安卓,硬是闯出一条路。
这不就是自力更生吗?毛主席当年说,不能指望别人施舍,得靠自己双手吃饭。现在也是一样,美国不卖给你芯片,你就自己造;不让你用软件,你就自己写。慢慢地,关键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谁也卡不了你脖子。
贸易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美国想速战速决,可中国不急。毛主席当年讲过“持久战”,跟日本打仗靠这个,跟美国在朝鲜打仗也靠这个。
现在贸易战,中国还是这思路。美国加关税,咱们慢慢调整,反正14亿人的大市场在这儿,内需一拉动,外贸少点也能撑住。
2024年,中国消费对GDP贡献率超60%,比2018年高了好几个百分点。政府还推了“双循环”战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
这不就是艰苦奋斗的现代版吗?日子苦点没关系,咬牙挺过去,总能熬出头。
毛主席1953年讲胜利原因,第一条就是团结。贸易战也一样,中国能扛住,靠的是全国上下齐心。政府、企业、老百姓一条心,出口不行就转内销,外贸不顺就搞基建。
2023年那会儿,美国加了一轮关税,好多企业急了,可政府马上减税、发补贴,硬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老百姓也挺给力,华为被制裁那会儿,大家都去买华为手机支持国货。这种劲头,跟抗美援朝时全国捐款支援前线差不多。团结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关键时候真能顶大事儿。
1953年美国封锁,中国就跟苏联、东欧做生意,还自己搞工业化。现在贸易战,中国也是这招。美国市场不行了,就去开发“一带一路”沿线,东盟、非洲、拉美都成了新伙伴。
这方案为啥最佳?因为它不指望别人,不求和解,自己说了算,主动权永远在手里。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5%,这不就是毛主席说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
贸易战打了7年,2025年了,到底咋收尾?没人有水晶球,能说得准。但从毛主席的思路看,中国大概率会这么走下去。
眼下美国还在加码,2024年底又搞了新一轮关税,主要是针对中国新能源车和电池。这招挺狠,可中国早有准备。新能源车出口转向欧洲和东南亚,国内市场也猛推补贴。2024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60%,美国封锁也没挡住势头。
政府这边还在扩大内需,基建项目一批接一批,消费券也发了不少。经济增速虽然慢了点,可稳住了,没崩盘。这就是持久战的好处,不求速胜,但也不会输。
贸易战的核心是科技,谁掌握关键技术,谁就站上风。中国的目标很清楚,2035年前要把芯片、AI这些硬骨头啃下来。
2024年,国家投了上千亿在半导体研发,华为、中芯国际都在加班加点。等国产芯片真起来了,美国的封锁就成空话。
这时候贸易战可能会有转机。美国发现制裁没用,可能坐下来谈。可中国也不会妥协太多,自力更生的路走通了,谈判底气自然足。
再往远看,贸易战不光是中美的事儿,全球都在看戏。美国这么搞下去,盟友也不乐意了。2024年,欧盟就因为美国关税伤了自家企业,公开抱怨过。时间一长,美国的贸易霸权可能真保不住。
中国这边,靠着“一带一路”和多边合作,朋友圈越做越大。到2030年左右,全球供应链重心可能往亚洲移,美国的影响力会弱化。那时候贸易战就算没正式停,也没啥意义了,中国已经站稳脚跟。
当然,也不能排除最坏情况。美国要是铁了心全面脱钩,中国也得做好准备。毛主席当年说过,“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我们照样过日子。”现在也是这话,美国真要全面封锁,中国就彻底靠自己,内循环为主,外贸为辅,日子苦点,但肯定饿不死。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