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亿募资全花光!金钥匙董事长跑路英国,别再被假国企骗了

员工以为是庆功日,打开手机却只看到了老板的辞职信,自曝投资款已被花光,而老板林春浩也已经在英国开启新的生活。

员工和万千投资者成了被舍弃的对象,明明是“国企”,为何会发生这种事?

“少年有成的‘骗子’”

起源于1999年的金钥匙集团,最早进军的是电子行业,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成功将发达国家的电子元器件和先进技术引入中国,成了独占鳌头的创业者,金钥匙在跨境贸易领域一时风头无两。

这是林春浩父辈的成绩,海外求学归来的他将眼光投向金融,重心的倾斜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金钥匙出现融资难题,为了求生存,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不局限的尝试下,金融成了金钥匙集团的一大重要板块。

在林春浩的描绘里,其掌管下的金钥匙曾管理过20亿的政府产业基金,还和诸如中国铁建这般的伙伴建设了多个亿级的政府市政项目,金钥匙摇身一变成了“国企”,身份成了一张最有用的牌。

入门级别的投资者考虑的一大重点就是企业资制,“国企”的可靠拉高了信赖度,不提倡无厘头买进,反而颇为贴心的为投资者准备了学习课程,系统学习完知识后再下手。

配套的服务颇得投资者的好感,但在冷静后回看,金钥匙根本就是在放长线,投资者愿者上钩,所体验的服务,全都是用钱换来的。

以学习课程为例,并非免费,2800元的收费也不算小钱,不管有无收获,课堂上的成功案例都会点燃投资者的“欲望”,上手快的,会根据自己的分析购买,仍旧听不懂的,也逃不脱,业务员会建议买稳健收益股,赚不多,收益率却比银行高,且绝对不会赔。

有人就这样轻信,张先生在2023年投资了几十万,近两年时间,也拿到了将近两万的回报,觉得还可以,却不知,能到手的只是小头的利润,几十万的本金,全打了水漂。

“撂下摊子跑了”

从2025年开始,已有投资者隐隐察觉不对,因为金钥匙变得很“急”!

公告通知4月份就会降低收益率,以张先生为例,选择金钥匙,就是因为它当初打出了收益率6%到10%,若是下降,投资者完全可以去选择别的。

偏偏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金钥匙公司还盲目催促投资者加投,为此,还承诺4月内完成的投资会在原年化收益上再加1%。

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少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却也有人在诱惑下加码,等来的不是双赢,而是在4月16日以公开信方式留下的一句“破产”。

13.4亿投资已全部花光,林春浩自曝自己的亏损更有7.15亿,无力招架将或发生的局面,选择先斩后奏,众人收到通知的时候,他人已经到了英国,还称募资没有一分钱用在自己身上。

垮塌看似突然,其实早有预兆,打着“国企”的名号,却做着骗子行当,所谓投资,根本就是骗局,上课是第一步,为了与客户深度捆绑,会操作让客户赚点钱,得到信任后,顺势推荐各种产品,以市政项目为吸引,当客户将钱投进来后,“被割韭菜”成了最终的结果。

因为金钥匙介绍的投资项目并非直接下手,而是与别的公司签约,利用客户不懂的行业名词,稀里糊涂的把钱花出去,就连员工,也有不少上当的。

林春浩所撒最大的一个谎,便是“国企身份”,用国企头衔打出了信任,却在暴雷后被扒根本就是疑点重重,身份全凭一张嘴说明,作为一家理财投资公司,相应的许可证和牌照有没有都不知道。

公开信件中林春浩将公司资金流向做了个表格,将一切罪责怪在经营不善上,还想为自己赋予“良心企业家”的美誉,称公司现在还能维持运营,花的全部都是自己的钱。

投资者和企业员工手足无措,有人痛失工作和薪水,有人储蓄打了水漂,一场暴雷给所有人敲响警钟,不是不可以投资,而是投资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听到“国企”两字就无条件信任。

总有人挂羊头卖狗肉,利用虚假招牌欺骗消费者,真想投资的话,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觉得麻烦,要仔细去核查牌照的真实性,别让一时的省事,让自己辛辛苦苦挣得钱,为别人的失败买了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花光   金钥匙   小头   国企   英国   收益率   董事长   投资者   身份   员工   客户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