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之子朱云来指出了经济问题的根源,如何破局?

破除“内卷式”竞争,迈向高质量发展,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号角越吹越广了!

最近彭博社有篇文章提到,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已经连续33个月下跌,这个问题也引起了重视:

产能过剩的内卷问题,光靠企业自律无法带来实质性效果,还是必须下决心自上而下,彻底解决产能过剩和反内卷。

比如近期已经有消息,中央多部门和多地政府在整治“内卷式”竞争上动作频频,行业协会也接连发声,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

从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再到电商平台、外卖行业、产品质量等等。从范围上看,市场关注的领域已经在不断扩大。

而提到产能过剩问题,很多人更关注的是它的根源问题,之前朱云来在清华大学的一场演讲中也分析过产能过剩是怎么形成的:

各地只顾着追求GDP增长——于是都拼命投资工业项目和房地产——挣来的钱大多又拿去搞投资,居民分得少、收入低,消费起不来——只能靠借债推动投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房子也越建越多。

产能过剩带来的后果,一般情况就是这样的:同行之间拼命压价抢市场,投入大量资源生产,不仅浪费,还拉低了整个行业的价格和利润。

而企业为了活下去,就只能越来越“卷”,这样一来,员工收入变少、不敢花钱,消费进一步萎缩,又反过来加剧产能过剩。

最后就变成这样一个负面循环:大家干活越来越累,收入反而变少,对未来没信心、更不敢消费——这明显和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好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为啥会搞成这样?根子在哪儿?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经济决策层面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主要包括:地方为了政绩盲目投资,以及税收制度更看重“生产”而不是“效率”等结构性问题。

1. 地方政绩推动盲目投资

在GDP增速的考核下,各地想尽办法搞GDP,最快的方法就是大力投资工业和房地产。所以很多地方不管自己的人口、产业适不适合、财政能不能扛得住,都拼命借钱搞项目。

而这里面,很多投资根本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纯粹是为了政绩,最后留下一堆烂尾工程和亏损项目,让地方背上了沉重债务。比如:

贵州有一个县,不顾财政实力盲目借钱上项目,导致地方债务暴增195倍。

再比如柳州,截至2024年底,城投平台债务规模接近2400亿,每年光利息就要还70多亿,而当地一年财政收入也才149亿——相当于一半的收入都拿去还利息了。

2. 生产法统计GDP,背后藏隐患

GDP通常有三种算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我国是生产大国,出口占比较高,用的主要是“生产法”,也就是统计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的生产总值。

朱云来在演讲中指出,过去我们的GDP增长虽然快,但背后也藏着问题:投资占比越来越高,普通大众的消费占比却在下降。

这样一来,庞大的投资靠什么支撑?只能靠债务!

朱云来说:“建筑业的总产值和债务规模比例接近100%,这么大的建设量是靠债务撑起来的。结果就是投资过剩、杠杆过高、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增速放慢、利润变薄、资产通胀、货币承压……这些问题都是一连串来的。

说白了,都是连锁反应。

3. 对生产端收增值税,也有弊端

税收制度其实直接影响经济结构。我国目前以生产为导向,在生产环节征收增值税——商品每经过一道加工、流通环节,就要交一次税,这些税最终其实都含在价格里,都由消费者承担。

这种收税方式也导致地方特别重视企业生产,多开工厂(因为能多收税),纷纷用补贴和政策吸引企业落户,结果各地招商引资“内卷”,产业重复建设,最后产能冗余过剩。

而像美国征的是消费税,只有商品卖出去了才征税,所以他们的政策更倾向于刺激消费、推动市场需求,毕竟在他们的这个制度下,东西卖不掉就没有税收。

怎么破局?搞“供给侧改革”!

根据彭博社的说法,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可能即将推出,主要针对产能过剩问题。

具体措施可能包括:削减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中国企的产能——因为国企的生产是能直接调控的。

至于民营企业,更可能通过实行更严格的环保、用工和质量标准,间接限制产能,达到减少产量的目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类改革虽然能缓解产能过剩,但也可能影响GDP增长,同时还会对就业带来压力。

所以必须在“去产能”和“保就业”之间找到平衡,说实话,这非常考验政策的智慧和执行力。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财经   之子   根源   朱云来   债务   地方   产能   收入   政绩   竞争   项目   企业   建筑业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