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首期村居发展议事厅“开播”,都说了些啥?

在杏坛科技产业园区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着600余家企业、2万余名员工。这片承载了超20年工业记忆的园区,如何破解管理服务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成长的烦恼”?

4月18日下午,杏坛镇首期“杏汇众声”村居发展议事厅活动在杏坛镇委党校举行,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园区入驻企业及员工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打造‘惠企暖新’便民驿站,共建友好示范园区”这一主题展开了“头脑风暴”,直面痛点,寻求破题路径。

杏坛镇首期“杏汇众声”村居发展议事厅活动举行。张艳青 摄

企业现场“提问”

“夏天只有一把伞遮阳,在路边招聘太不容易了。”佛山市顺德区数码彩涂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云春率先道出了企业招人的苦楚。作为园区首批入驻企业的代表,在熊云春的记忆里,早期企业依靠的是“开车到路口捞人”的流动招聘形式,而如今,园区内的不少企业仍身处“招聘无固定点、信息张贴混乱”的窘境中。

“企业招聘流动性比较大、效果也并不理想,非常期待能有个集中、固定的招聘点。”文达创盈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陈永秋表示。

此外,生活配套不足、环境亟待提升、“僵尸车”占道等也成为企业“吐槽”的高频词。广东伟仕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人资主管苏云霞表示,附近河涌的水质以及员工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都会影响企业的业务扩展及招人、留人等方面。

而这些“槽点”,作为驻社区团队第一责任人的冯建荣也已早看在眼里,“当环境不够好、配套不够优时,格外需要思考我们园区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才能吸引人才、留下人才?如何才能让园区的企业和员工把杏坛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直面“槽点”寻求解决方法

而面对这些诉求,齐杏社区党委书记龙利明主动亮出了“解题钥匙”,即打造“惠企暖新”便民驿站及桥下空间改造项目。

据悉,结合《顺德区“三新”友好示范园区建设标准》的相关指引,聚焦于当前园区招聘信息零散、供需错位等现实痛点,齐杏社区计划选址科技四路立交桥下,通过活化闲置空间,打造集招聘服务、便民设施、宣传阵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到时候,企业可免费使用带遮阳棚的固定招聘位,员工也能享受充电、饮水、洗手间等基础服务。”龙利明介绍,该项目将同步整治周边卫生死角、增设绿化休闲区,预计投入69万元。“我们既要解决企业招聘‘打游击’的问题,也想让桥下空间从‘脏乱差’变成风景线”。

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和意见,多方探讨解决方案。张艳青 摄

活动现场,该项目的可行性引发热议。杏坛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交警中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分别从政策红线以及执法管理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

杏晖集团负责人林兆军表示,接管园区后就已邀请知名规划单位为园区环境提升制定了方案,接下来,也将继续通过精品微改造,改善园区的绿化、卫生、停车等基础条件。

“我们希望能用‘解剖麻雀式’的讨论,尽快解决园区服务水平提升难题。”杏坛镇党委委员成臻宇表示,这场对话,不仅是汇聚力量为园区、社区的发展寻找路径,还折射出了工业重镇杏坛破题产城融合的新思路,就是要让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政府的“服务清单”,最终汇聚合力,将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清单”。

在杏坛镇党委副书记陈马良看来,如果将当前的园区定位为“1.0”版本,那么朝向的目标就是智慧化、绿色化、人性化的“2.0版本”园区,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与产业需求的深度适配,吸引人才爱上杏坛、扎根杏坛。

“举办这场议事厅不是‘作秀’,而是要通过直面问题、多方共议形成解决方案。” 陈马良表示,接下来,杏坛将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先,做到“真听意见、真改问题”,把园区“急难愁盼”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以实现企业扎根、人才留下、产业升级的目的。

撰文/拍摄:张艳青

【作者】 张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杏坛   议事厅   顺德   目的   桥下   首期   便民   清单   员工   财经   社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