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观察|银川一碗烩揪面16元,降价?何其难!

银川餐饮为什么“贵”,威记似乎看出来一丝端倪了。

今天到银川贺兰山赏秋,路过北京西路看到有家面馆很多人,于是想着饭点也到了,不如进去尝尝。

进店一看,座无虚席,无一例外都是在吃面。菜牌上炒的、烩的、拌的,汤的一应俱全,基本是把本地的面食都网罗了。

一看价格,除了拉面8元,其它最低基本都在15+元,这也算是银川面馆的正常价格吧。出来吃就不能太在意这个,不然只能是饿着肚子上山,然后回老城!

于是点了一份大份的羊肉炒揪面(16元),等上桌结果是烩揪面,也不计较了。看着碗也就家里正常海碗大小,红彤彤的汤,一看就是极细辣椒面成就的颜色,几根韭菜,青椒片,茭瓜丝,面片不多肉更是看不到一块,估计不是老板忘记放肉,就是是用羊肉汤烩的面吧,所以叫羊肉烩揪面。

味道则是和老城的烩揪面差不多样子,感觉就像是一个师傅做出来的一样。

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碗面,能卖到16元,然后还很多人吃的样子。

威记是吃一次,能将就。可是看着满餐厅的食客,似乎都是习以为常的样子,这倒是让威记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了。

这也让威记想起来,很多人都说银川餐饮贵,可是身处其中的食客却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也相当于一个内循环吧?是他们支撑起来了银川餐饮的正常运作。简单来说,就是有一群人对于这个“贵”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它“贵”。

于是就出现了虽然都说银川餐饮贵,可是很多餐馆却依旧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的现象。最为明显且突出的就是手抓羊肉。纵观很多餐饮店,128元或者129元一斤是普遍的价格。其它的什么49元、68元、98元等价格根本撼动不了这样价格的坚挺。

至于说什么房租贵、人工贵、经营成本贵等等,其实都已经不是重要的,观念才是!

银川餐饮的"贵"似乎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识,却又在本地人的习以为常中显得理所当然。这不禁让人思考,这种价格体系的形成背后,是否藏着更深层的消费逻辑?

在银川街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装修简陋的老字号,价格反而越坚挺。这种经年累月形成的信任感,让价格变成了次要考量。就像那碗16元的烩揪面,食客买的或许不只是食物本身,更是记忆里那个始终如一的味道。

更耐人寻味的是银川人的消费惯性。作为牛羊肉主产区,人们对肉食有着近乎执念的品质要求。128元的手抓羊肉能屹立不倒,恰恰印证了"宁吃仙桃一口,不啃烂杏一筐"的消费哲学。这不是奢侈,而是他们理解中"该有的生活"。

这种价格耐受力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银川特殊的城市生态。作为三线城市的省会,这里既没有一线城市的快节奏,又保持着西北城市特有的消费韧性。当很多人对着价签咋舌时,也有很多人正用筷子尖挑着面汤里的辣椒油,心想:"今年羊肉涨没涨价?"这种微妙的心理平衡,或许才是银川餐饮价格体系的真正支点。

降价?何其难!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聊美食 ,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美食美味!谢谢阅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美食   银川   餐饮   价格   羊肉   宁夏   食客   习以为常   城市   样子   仙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