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答应发货,安世强行要求先付采购费,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安世半导体这事儿闹得挺大,本来是闻泰科技花了340多亿收购的荷兰企业,结果因为中美欧的科技摩擦,搞成现在这副样子。话说闻泰科技是2019年把安世收过来的,那时候安世还是恩智浦的分支,专做分立器件、功率芯片啥的,在全球汽车市场占了大头,市占率超30%。

收购后,一切看着挺稳,欧洲那边生产晶圆,中国东莞的工厂负责封装测试,占了全球产量的七成。谁知道2024年底,美国商务部就把闻泰列入实体清单,限制获取美国技术。到了2025年9月29日,美国又扩大规则,说凡是闻泰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都受管,包括安世。这下荷兰坐不住了,第二天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就援引1952年的物资供应法,下令冻结安世在荷兰的资产和股权,还任命了个独立管理员来管投票权。

目的呢,说白了就是防技术外流,荷兰政府担心闻泰想把英国和德国的晶圆产能移到上海的鼎泰匠芯去。独立管理员一上台,就把闻泰委派的CEO张学政给暂停了职务,换上听他们话的人。这事儿10月1日在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过堂,法庭支持了,说张学政有管理不当的嫌疑,可能影响欧盟经济安全。闻泰那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备,说控制权暂时丢了,会影响决策。

这下子供应链就乱套了。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出招,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件和子组件,这算是对荷兰行动的直接回应。禁令针对从东莞工厂出的芯片,直击全球汽车和消费电子链条。安世10月10日就发通知给客户,说没法保证汽车芯片交付。欧洲车企慌了,德国汽车协会警告生产线可能停摆,大众、宝马这些巨头开始盘库存。日本的本田和日产也受影响,本田还设了个战情室盯着供应。芯片价格蹭蹭上涨,本来几分钱的货,涨到2-3元一件,翻了十倍。荷兰政府10月13日公开说,这干预是为了保欧洲的半导体供应和知-how安全,不是国有化,但能逆转有害决策。闻泰回应说这侵犯合法权益,要求恢复张学政职位。10月14日,安世更新说,正和中国协商豁免。10月17日,中荷开始谈判,欧盟也掺和进来,评估经济影响。

事情发展到10月26日,安世荷兰总部突然暂停向东莞封测厂供晶圆,理由是中国子公司没按合同付采购费。总部在信里指责中国实体用了企业印章发指示,让资金转入没授权的账户,还说中国子公司不守全球治理框架。闻泰否认,说过去结算没问题,现在总部被荷兰控着,关系变了,没法直接付,除非交出控制权。10月29日,安世总部又发客户信,重申暂停供应,直到付钱为止,还说其他欧洲和亚洲工厂正常跑,但东莞中断会影响70%的封装。

德国零部件供应商说价格暴涨,日本车企库存只够到11月初。欧盟技术专员见了安世管理层,想外交突破。这时,中国子公司为了客户着想,决定放宽点。出口管制才一个月,10月底就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豁免,同意恢复部分成品和子组件发货。这步棋下得聪明,既负责业务,又给荷兰总部缓口气。11月1日,中国商务部正式说,作为负责任大国,会综合企业情况,给豁免。多家车企透露,中方开始向豁免者恢复供应安世芯片。闻泰确认,部分出货重启,但得逐案审。

可安世荷兰总部不领情,坚持要先收晶圆采购费,不然不恢复供应。10月29日的信里写得清楚,除非合同义务全履行,否则不给东莞厂晶圆。他们还找替代方案,说不退出中国市场,但这话说出来谁信。总部指控中国子公司拒付不是孤立事件,还说发了假信息的信给客户、供应商和员工。中国子公司反击,说荷兰欠东莞厂10亿人民币货款,不存在违约。围绕人事,安世中国10月23日声明,荷兰单方面免职不符合公司章程和中国法,在中国不生效。张秋明职务保持不变。但总部不松口,11月5日官网回应,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说公司战略决策得荷兰政府批,有效期一年。荷兰经济大臣11月6日说,信任芯片几天内就能到全球。最新消息,11月7日报道,荷兰政府准备悬停监督权,但前提是中国单位解决财务问题,供应验证恢复。闻泰重申,要完全交出控制权。

中国子公司没闲着,早启动备用计划。积累了成品和在制品库存,能撑到年底甚至更长。转向国内晶圆厂,2025年上半年和上海临港鼎泰匠芯交易就达6.04亿,实现部分本地化。企业说,对明年无缝接上需求有信心。安世中国官微11月2日发公告,强调供应链安全可靠,多套预案在验证新产能。这事儿暴露了全球芯片链的脆性,中欧技术合作的风险。安世产品技术门槛不高,但靠批量和认证周期,中小厂一时补不上缺口。欧洲车企第三季度产量降8%,凸显依赖。荷兰行动在美国压力下,防技术转移,但伤了供应链稳定。闻泰寻求法律救济,纠纷拉锯中,安世强调守法。全球车企轮番施压荷兰,脱钩断链没赢家,最好找共同利益点。

这争端升级快,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无视海外指令。员工系统权限中断,工资停发啥的,内部乱成一锅粥。但中方豁免后,芯片流动开门,荷兰可能退步。商务部11月4日答记者,说努力促安世中国恢复供货。安世荷兰11月5日说,美国暂停关联方规则一年,对公司是利好,不会受闻泰实体清单影响。总部组建团队找方案,欧洲亚洲工厂正常供。但中国境外产品用正宗晶圆,合规。指令不妨日常运营,但战略事得批。安世中国有应对,靠本地供应商顶上。

鼎泰匠芯合作帮大忙,减少依赖。事件中,安世半导体全球销售副总裁张秋明被免,但中国声明无效。拉锯焦点在控制权和付款。荷兰拿着鸡毛当令箭,想切割子公司。闻泰收购时花大钱,现在被抢占资产。全球半导体战背景下,这案子典型。中荷博弈,影响汽车业。车企缓口气,但长远看,供应链多元化势在必行。中国芯企出海,得备好四项部署:本地化、备用链、法律护航、外交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科技   国籍   中方   职务   采购   荷兰   中国   子公司   欧洲   东莞   总部   芯片   全球   控制权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