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逢利好反跌:美联储降息、中美会谈,为何市场不买账

10月30号的金融市场堪称“戏剧现场”: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中美也在特朗普上台后实现首次面对面会谈,两大消息早被市场盼了许久。

可谁也没料到,A股上午还稳扎稳打,下午突然放量跳水,不少投资者盯着盘面直呼“看不懂”。其实这波行情并非毫无征兆,看似矛盾的走势背后,藏着三个戳破市场预期的关键原因。

美储降息利好早“过期”

要说美联储降息这事儿,早就不算新闻了。不管是华尔街机构还是国内股民,几乎没人怀疑10月会降,甚至93%的市场参与者提前押注12月还能再来一次。

这种高度一致的预期,早就让利好提前反映在前期股价里,就像提前知道生日会收到礼物,真拿到手时反而没了惊喜,但这次降息藏了个“小岔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出现10-2的分歧,有人觉得该多降50个基点,有人干脆反对降息。

更关键的是鲍威尔那句“12月降息远非已成定局”,直接给市场泼了盆冷水。要知道,美元吸引力和降息预期紧密挂钩,一旦12月暂停宽松,美元指数很可能继续走强,这也是消息出来后离岸人民币微贬的原因。

市场对“确定性”的依赖从来都很强,提前消化完已知利好后,任何模糊信号都可能引发波动。这种“利好落地变利空”的戏码,其实是资金对后续预期的理性调整,而另一边的中美会谈,也踩了类似的节奏。

中美会谈预期先拉满

中美在釜山的会谈,全球投资者都盯着屏幕等消息。毕竟上周末吉隆坡会谈已经铺垫过,双方说达成了基本共识,当时市场就把“框架性协议”的乐观预期算进了股价里。

大家满心期待釜山会谈能有更大突破,结果等来的是“休战一年”的阶段性成果,关税暂停、科技管制暂缓,但核心战略性议题没太多进展,这就像上市公司发季报,业绩达标却没超预期,股价往往很难再涨。

A股投资者对会谈的期待本就不低,提前涨上去的股价已经“预支”了共识性利好,没等来意料之外的突破,资金自然会选择兑现离场。美国股指期货跟着下跌,也说明全球市场对这个结果的反应高度一致。

内部症结是三季报不给力

截至10月30号,95%的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三季报,而之前带着市场上涨的高科技板块,偏偏掉了链子。AI、半导体、机器人这些热门概念,之前股价涨得有多猛,大家对业绩的期待就有多高。

可实际情况是,就算像中际旭创、澜起科技这样的龙头,业绩也只是“符合预期”,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几乎没有,更关键的是,这些热门股前期涨幅已经透支了业绩预期。就拿半导体来说,之前靠着“自主可控”的概念涨了不少,但三季报没跟上,股价自然撑不住。

要知道,这些板块的权重可不低,它们一跌,大盘指数想稳都难。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股市短期看消息,长期终究得靠业绩说话,,A股这次跳水算不上“黑天鹅”:美联储降息是预期内的“旧闻”,分歧信号还添了新顾虑。

中美会谈达成阶段性成果,但没超预期难以拉动新资金;再加上高科技板块三季报不给力,三大因素叠加,调整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但大家也不用太焦虑,市场调整未必是坏事。一方面,“休战一年”的中美关系能给企业提供更稳定的外部环境。

12月美联储结束量化紧缩也会缓解流动性压力,科创板正迎来硬核独角兽上市潮,券商两融规模也在扩容,这些都是潜在的增量动力。股市从来不是靠短期利好“一路狂奔”,随着业绩披露收官,后续政策发力和企业盈利改善,或许能让市场重新找到向上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中美   不买账   利好   市场   股价   业绩   釜山   消息   板块   投资者   高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